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尘世漫行
尘世漫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34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教第一仙境:龙虎山——江西游之十五

(2016-07-19 14:43:47)
标签:

丹霞地貌

泸溪河

悬崖古墓群

嗣汉天师府

象鼻山

分类: 游记

    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 

http://s4/mw690/002R5FNAzy73iU99Cv163&690
    逶迤如玉带的泸溪河,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其两岸。筏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两岸风光神奇迷离,令人恍若置身于梦中的世外桃源。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9jks2Ll3f&690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iUt51PF2f&690
    记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第一回,太蔚洪信上龙虎山叩请张天师途中,即有对龙虎山景色的描写:“……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狼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http://s15/mw690/002R5FNAzy73iUzj1O6be&690

http://s10/mw690/002R5FNAzy73iUAcHxf99&690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重大影响。

http://s5/bmiddle/002R5FNAzy73mTsNwS8f4&690

http://s9/bmiddle/002R5FNAzy73mTwfDGE98&690
    游览龙虎山需乘座景区的观光车,观光车会在每一景点停靠,游览完景点后可乘座下一班观光车,游览相当方便。

    天阴阴地飘着细雨,跟随导游来到游客中心,先行参观地质馆,介绍龙虎山动植物、地质、悬棺等。

http://s11/mw690/002R5FNAzy73mV0LW4y6a&690

http://s8/bmiddle/002R5FNAzy73mV260aX77&690
    乘观光车十几分钟后至龙虎竹筏码头,游览龙虎山六大景区之一的仙水岩景区——泸溪泛舟。

http://s2/mw690/002R5FNAzy73mV5Sezv51&690

http://s6/mw690/002R5FNAzy73mV6Dohf95&690

http://s4/mw690/002R5FNAzy73mV8HKMP93&690
    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龙虎山流长43公里,仙水岩景区竹筏游览约十几里,是龙虎山的精华所在。  

http://s15/mw690/002R5FNAzy73mVgaZt48e&690

http://s3/mw690/002R5FNAzy73mVsRMZk92&690
    踏上竹筏,精明而爽直的艄公挑明每位游客10元小费,一路讲解沿途景点和传说,载着我们沿泸溪河逆水而上。

http://s3/mw690/002R5FNAzy73mY0cNO202&690

http://s4/mw690/002R5FNAzy73mY1vz1x83&690
    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20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峰、岩都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在地质学上称为丹霞地貌

http://s11/mw690/002R5FNAzy73mY6Qy5s1a&690
    这些峰岩高约50-200米,最高的约800多米,形成大约在一亿二千万年前的晚白垩至八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当时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红色砂砾石不断的下沉与海底的泥页岩、鹅卵石交结而成大小不一的赤石岩群。在赤石岩层形成后,发生了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赤石岩群发生平缓皱和断裂,以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使断块垂直升降。岩层断裂发育是由于不同岩层抵抗风化的强度不同,长期受地表水侵蚀作用,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的强烈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峡谷、峭壁。

http://s5/mw690/002R5FNAzy73mYrm4RK94&690

http://s4/mw690/002R5FNAzy73mYrRuVle3&690
    竹筏码头对面一座陡峭赤壁矗立岸边,艄公自豪地说这是一本书,江西鹰潭是个有文化积淀的地方,所以迎接四方游客的见面礼就是“一本书”。

http://s9/mw690/002R5FNAzy73mYAeIw8c8&690

http://s9/mw690/002R5FNAzy73mYAKeA848&690
    竹筏行不远,见一队竹筏反向而来,还有一穿花外套、手持相机男直立在水中,艄公说那是帮游客拍照的,竹筏到终点站上岸有一摄影点,上去交钱取照。

http://s13/mw690/002R5FNAzy73mYDpIw49c&690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mYEEMCrcf&690
    巨大的丹崖底部处有个缺口,在那山下有从这里流向武夷山的阴河。

http://s2/mw690/002R5FNAzy73mYK7Bvj51&690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mYKRBXFbf&690
    碧绿的泸溪河上,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水上超市,6根竹子扎成的竹筏,上面安个高压锅,装着热腾腾的栗子粽,竹筏上的农家女热情招呼着往来的游客购买,农家女已然成为了商人。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mYSZK6b2f&690

http://s9/mw690/002R5FNAzy73mYTAMOsc8&690
    竹筏漂流在清辙秀丽、婀娜多姿的泸溪河上,眼观两岸丹霞奇峰,耳听动人传说,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实在是飘若欲仙。

http://s4/mw690/002R5FNAzy73mYZALqb43&690


http://s9/mw690/002R5FNAzy73n8S6z7ab8&690
    仙水岩是汇聚迳流沿两组节理交汇处下渗溶蚀冲刷、重力崩塌后形成的竖状洞穴,洞底发育成人字形悬沟。

http://s6/mw690/002R5FNAzy73mZ1XKPHd5&690

http://s4/mw690/002R5FNAzy73mZ32jsLc3&690
    仙水岩景区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如:道堂坐不得、老婆背老公走不得、莲花戴不得、仙桃吃不得、云锦披不得、仙女配不得等等。这些又逼真又“不得”的景观中,隐含着各自奇妙的传说,听来活灵活现、回味无穷。

http://s14/mw690/002R5FNAzy73mZ7BULjfd&690
    沿河北上,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像从泸溪河里长出的生灵,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  

    断头乌龟(“道堂坐不得”)。

http://s8/mw690/002R5FNAzy73mZddb7xc7&690
    文豪峰——大文豪鲁迅。
http://s8/mw690/002R5FNAzy73mZiyQKz87&690
    蘑菇峰:左侧小山峰像不像个大蘑菇。
http://s5/mw690/002R5FNAzy73mZoq54o34&690
    猴子望日。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1cOImI80&690

    狮子峰:一只狮子孤寂地眺望着远方。
http://s7/mw690/002R5FNAzy73n1mLCXY26&690
    九虎一龙壁。艄公说,谁看出九虎一龙,谁就是“尊命天子”!可叹我们都是凡人一个,未看出门道,竹筏已轻轻漂过(“云锦披不得”)。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1qSknl07&690
    僧尼峰,峰上有个尼姑庵,据说庵中有18个美丽的尼姑。
http://s12/mw690/002R5FNAzy73n1uMAmn7b&690
    通往尼姑庵的仙人桥。 
http://s11/mw690/002R5FNAzy73n1yY4H0da&690
    美丽的尼姑吸引着凡夫俗子,老头整天望着尼姑庵眯眯笑,急哭了一旁的老太(图右侧小山峰)。
http://s7/mw690/002R5FNAzy73n1EtxZQ36&690
    岸边有些崖壁,平整如刀削似的,崖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穴,洞穴里是墓葬。
http://s14/mw690/002R5FNAzy73n1NwPNjed&690
    漂游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名“许家村”,该村还有个名叫“无蚊村”,传说道教鼻祖张天师夏天带他母亲到这个村子,结果晚上蚊子太多,他为母亲驱蚊,拿了把仙扇一扇,这个村子就再也没蚊子了。
http://s15/mw690/002R5FNAzy73n1QChm6ce&690
    美丽的传说当然是人们的善念。实际上,据说村里有竹柏、古樟、桉树三种树,有驱蚊的功效;也有说是村后有个大洞,洞内有很多蝙蝠,吃尽了村内的蚊子;还有说无蚊村的设置是前低后高,即村子后部高过村口,村口就是泸溪河,村内没有死水,下雨天时,雨水会从村子高处一直流入村口的泸溪河内,蚊子失去了繁殖场所。
http://s14/mw690/002R5FNAzy73n1TKvBrad&690
    仙桃峰(右侧山峰),孙悟空咬过的仙桃(“仙桃吃不得”)。
http://s3/mw690/002R5FNAzy73n1YE1Y632&690
    丹崖碧水,充满着负氧离子的空气,流连于这样的地方,真希望时间走的慢一些。
http://s9/mw690/002R5FNAzy73n25Janmb8&690

http://s7/mw690/002R5FNAzy73n28iEBMb6&690
    竹筏在丹崖间穿行,可近距离地观赏。山体崖壁陡峭,赭红色的水平岩层沿层理发育出水平方向浅小的洞穴,一层层排列呈蜂窝状,裸露的岩层上多有山顶上的水流沿着崖壁下渗留下的水渍,斑斑驳驳充满着浓淡干湿的墨色美,是书法家欣赏的屋漏痕,好一幅赤壁丹崖的天然图画。
http://s14/mw690/002R5FNAzy73n2bCBHv9d&690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2cuvsc20&690
    一座巨峰,临河一面赤壁上,竟然长着一个“江”字。艄公呵呵而笑道,现在是习总书记时代,巨峰翻转就是“习”字了!
http://s4/mw690/002R5FNAzy73n2hwNjRa3&690
    说笑间,竹筏已到达终点站——仙女岩。
http://s15/bmiddle/002R5FNAzy73n2mlWs66e&690
    沿丹崖边陡峭小路观崖墓,悬崖边观泸溪河倒也是风景这边独好。
http://s5/bmiddle/002R5FNAzy73n2qrMoc64&690

http://s11/bmiddle/002R5FNAzy73n2rAYb02a&690

http://s2/bmiddle/002R5FNAzy73n2sIqat51&690
    仙女岩即仙水岩十景之一“仙女配不得”,为世界第一绝景,也称之为“大地之母”、“生命之门”。
http://s7/bmiddle/002R5FNAzy73n2wIUJ066&690
    丹崖嶂谷——一线天。据悉,丹霞山体中发育的巨大垂直断裂或节理,在水流的长期冲刷溶蚀作用和伴生的重力崩塌作用下,会逐渐变深变宽,当下蚀作用强度远远超过侧蚀作用强度时,可形成深度远远大于宽度谷壁陡峭的沟谷称为嶂谷。
http://s4/bmiddle/002R5FNAzy73n2In0APf3&690
    沿嶂谷一路绕行仙女岩,在禾觚岩旁小码头乘坐竹筏,到对岸观“水岩崖墓仿古吊装”表演(简称:升棺表演)。
http://s11/mw690/002R5FNAzy73n2U6FxU2a&690
    升棺表演地位于飞云阁旁的悬崖峭壁上。 
http://s2/mw690/002R5FNAzy73n35Eqgp51&690

http://s2/mw690/002R5FNAzy73n32AChXd1&690
    飞云阁面临泸溪碧水,背靠禾觚岩,双层庙宇建筑,是龙虎山地区重要的佛教场所。崖壁上刻有“玉壁凌空”、“半天仙迹”、“仙踪缥缈”等摩崖石刻,均为明嘉靖首辅严嵩手笔。
http://s11/mw690/002R5FNAzy73n3b2BLk8a&690
    陡峭如切的崖壁上的千古悬棺是罕见的一大奇观。悬棺也叫崖墓葬,是我国多种墓葬中最古老也最特别的一种,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古越人非常信奉太阳神,他们认为,把祖先葬得越高,升天就越快,离太阳神也越近,对他们的祖先也就越尊敬。
http://s15/mw690/002R5FNAzy73n3fVXvo8e&690
    升棺表演的序曲是“鸬鹚捕鱼”。音乐声中,六条分散在飞云阁附近的竹筏迅速一字排开,渔夫头戴草帽身披蓑衣,几只鸬鹚站立竹筏之上。
http://s10/mw690/002R5FNAzy73n3iOSedb9&690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n3kNez54f&690
    碧绿的水面上,渔夫们用竹竿将鸬鹚驱赶下水,鸬鹚灵巧地腾空跃起,一会儿纷纷钻入水中,搜寻着河水下的鱼儿,待捕到鱼后,先贮藏在喉囊中,渔夫伸出竹竿,鸬鹚便跳跃其上,竹竿再往渔舟上一搭,鸬鹚就上了船。待鸬鹚抖落毛上的水珠,渔夫用手抓住其喉囊,轻轻一捏,囊内的鱼便逐条转个方向,顺着鱼鳍的方向把鱼挤出来。
http://s12/mw690/002R5FNAzy73n3sAwXx6b&690
    “升棺表演”者是来之于当地的李氏五兄弟。在游客们观看鸬鹚捕鱼时已在做着准备工作。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n3vkQsndf&690
    鸬鹚捕鱼一结束,升棺表演即开始。表演者顺着其中的一根绳索自上而下进入山腰处的某个崖洞,并扔下一根绳至水面,系于船上的棺木,飞云阁平台上的人通过拉动另一根绕过滑轮的绳索将棺木升至半空,当棺木上升到与表演者所在的崖洞高度一致时,由表演者收紧绳索将棺木拉入崖洞。
http://s14/mw690/002R5FNAzy73n3y2lrfdd&690
    丹崖绝壁上的崖墓与仙女岩的“大地之母”,一个是生命的起点,一个是生命的终结,大自然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在创建道教的龙虎山中,这里面是否蕴含着宇宙间的奥秘?
http://s14/mw690/002R5FNAzy73n3KjaeFdd&690
    象鼻山是龙虎山地质公园最为典型的景观之一。游览完仙水岩景区后乘座观光车,来到位于泸溪河东侧的象鼻山景点。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3QcJtCa0&690
    沿悬崖石阶向上攀登,远远便看见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形若象鼻的石梁凌空垂下,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惟妙惟肖、灵性暗蕴,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神象”。据悉,象鼻山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
http://s13/bmiddle/002R5FNAzy73n3TPmEYfc&690
    游览象鼻山景点有条悬空栈道,从象鼻山东门至浴仙池,2010年时建成。
http://s5/mw690/002R5FNAzy73n4hnyLy24&690
    单面山——仰首蛙。单面山是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体。山体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岩块沿裂隙崩塌而成,称为单面山的前坡。此山酷似一只抬头望天的青蛙,故名仰首蛙。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4lnRnVf7&690
    形状像草莓的“草莓峰”。
http://s7/mw690/002R5FNAzy73n4nN0Gie6&690
    一柱突兀山峰是龙虎山一景——大地之父。
http://s10/mw690/002R5FNAzy73n4rqA5z89&690
    悬空栈道在山中蜿蜒伸展,似长龙游弋在丹崖之中。
http://s13/bmiddle/002R5FNAzy73n4z3KtCbc&690
     赭红色的山崖与山谷中幽绿繁茂的植被相映成趣,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和着潺潺流水声,走在这样的栈道上,绝对是神清气爽、步伐矫健。

http://s6/mw690/002R5FNAzy73nbbvIgZ65&690
    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的龙虎山,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
    看过了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当然得去拜访下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嗣汉天师府。
http://s12/mw690/002R5FNAzy73n4JKhqrcb&690
    天师府位于上清古镇。曾经听得这样的话:如果没有上清镇,没有上清这块土地孕育出来的道教文化,龙虎山要成为中国道教第一山、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恐怕是不可能的。
http://s3/mw690/002R5FNAzy73n4Q2lXka2&690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4ReA5q80&690
    古镇入口处设置较为大气,古树盎然、建筑整洁。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4X52UD07&690

http://s13/mw690/002R5FNAzy73n4YyWTOdc&690

http://s6/bmiddle/002R5FNAzy73n50HbRb55&690
    古镇上有一段古码头的围墙是由泸溪河里的鹅卵石砌成的。
http://s3/mw690/002R5FNAzy73n549iuu42&690
    老街上的大部分房屋是新建的,只是在门面上镶嵌些花纹木雕,有些塑料的花纹门窗参杂其中。
http://s15/bmiddle/002R5FNAzy73n5caCsK9e&690
    还有些木质建筑已破旧不堪,似乎在述说着曾经的繁荣。
http://s3/mw690/002R5FNAzy73n5goy6mf2&690
    在我国源源不断流传至今的三教中,道教出于黄(帝)老(子),是国教;儒教源于孔孟,是官教;佛教产于古印度,是外来教。真正来自于民间的只有五斗米教(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说东汉时张道陵在上清镇炼九天神丹伊始,张氏子孙在龙虎山承袭了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宗派,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官封一品(相当于宰相官职),天师府被称为“龙虎山中宰相家”。
    天师府占地4万多平方米,有五百多间房舍,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不计其数,府内古木参天,环境清静,风景十分优美。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
http://s6/bmiddle/002R5FNAzy73n5n5zHD05&690
    府门坐北朝南,高大宽阔,门前一对石麒麟,庭院正中镶嵌着八卦太极图;中门正上方悬“嗣汉天师府”直匾一块,金光夺目;前正中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形象地表达了历代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
http://s10/mw690/002R5FNAzy73n5AwrLXe9&690
    进府门后一条窄长的硪石甬道,两侧翠柏林立。甬道上有横跨石坊一座,上书“仪门”二字。相传文官武将至此停轿下马。
http://s12/mw690/002R5FNAzy73n5Peeo36b&690
    远望府内,门第重重。
http://s2/mw690/002R5FNAzy73n5T7pCx91&690
    甬道东侧是玄坛殿,殿内祀财神赵公明,传闻系天师在府中做小型法事之处。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5XAroA90&690
    西侧是法箓局,法箓局是张天师掌管法事的办事机构。
http://s10/mw690/002R5FNAzy73n63A4Up49&690
    循甬道前进约50米,即达二门,门上悬“敕灵旨”额。
http://s1/bmiddle/002R5FNAzy73n6ioNZSa0&690
    进入二门,院内钟楼、鼓楼稳踞甬道西东,钟楼的铜钟铸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钟长一丈,中圈一丈八尺,唇厚三寸九分,重9999斤。
http://s5/mw690/002R5FNAzy73n6pshww54&690
    沿甬道往北,道中有一古井,据说是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当年开凿的“灵泉井”,因传说历代天师画符建醮取井之水,故又称“法水井”。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6t7pqoe0&690

http://s2/mw690/002R5FNAzy73n6voLIZ51&690
    经古井向北即为“玉皇殿”,重檐歇山式钢筋水泥建筑,占地600余平方米,殿宇巍峨。内祀玉皇大帝,金童玉女分侍左右,十二天君陪祀两边,八条金龙飞舞楹间。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n6zCKbdef&690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6AKrora7&690
    康熙御书“碧城”匾额和乾隆御书“教法宗传”匾额,悬挂在殿内。
http://s6/mw690/002R5FNAzy73n6DnH4V15&690
    玉皇殿西侧有碑廊,立着历代留下的众多石碑,其中最有名的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敕赐玄教大宗师张公碑》,距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此碑全文二千多字,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http://s6/mw690/002R5FNAzy73n6G6Wjj85&690
    二门的大院内樟树枝叶繁茂,参天蔽日。
http://s4/mw690/002R5FNAzy73n6KA3zJf3&690

http://s10/mw690/002R5FNAzy73n798ZPb09&690
    进三门,就进入了天师府的私第,名“三省堂”,为江南院落式,是明建清修之物。
http://s6/mw690/002R5FNAzy73n6ShVfnf5&690
    进门的院墙左右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对联,上端横批“相国仙府”,显示出主领江南道教的天师府的历史地位。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7c4DXaf0&690
    三门内的建筑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分前、后、中三厅和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7eyIdx27&690

http://s5/mw690/002R5FNAzy73n7frMck34&690
    院门隐壁画有“鹤鹿蜂猴”巨画一幅,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
http://s7/mw690/002R5FNAzy73n7jg6hM76&690
    天井周以楼屋、堂为楼厅五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浮雕如生,呼之欲出。图案大致为三,一是神话故事和戏剧人物,二为云龙玉免、瑞兽祥禽,三为松竹花卉,清淡高雅,不落俗套。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7pRMLt87&690

http://s8/mw690/002R5FNAzy73n7qxfx537&690
    顺后厅东西门而进便是灵芝园的八卦门,门上方置有双龙戏珠一图,工艺精巧,观者赞叹不绝。墙壁上书对联一副,文曰: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灵芝园面不阔,乃一小院,是天师内室散步的地方,种有奇花异草,金桂银桂,四季飘香。
http://s2/mw690/002R5FNAzy73n7uDfFv51&690

http://s3/mw690/002R5FNAzy73n7wrnW2f2&690
    万法宗坛院落内有雌雄罗汉松二株,偏大者为雄,偏小者为雌。传为南宋赵构母亲所栽。时隔千年,却依然树繁叶茂,生机勃勃。
http://s4/bmiddle/002R5FNAzy73n7zSAZJ63&690

http://s10/bmiddle/002R5FNAzy73n7ANt7r59&690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龙虎山独特的丹霞绝景;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龙虎山丰厚的文化内涵。
http://s1/mw690/002R5FNAzy73n7GUMHC90&690
    龙虎山之美,美在自然,妙在原始,神在天成。  
http://s16/mw690/002R5FNAzy73n833HQjaf&690

http://s1/bmiddle/002R5FNAzy73n84sTg460&690
    游览了龙虎山,得品尝下地方特色菜。询问了当地人,推荐宾馆斜对面的“广信传奇”——据说是上饶市田园式的美食代表。
http://s12/mw690/002R5FNAzy73q9bAIWL5b&690
    饭庄布置的古朴、独特,给人以怀旧但很清新的感觉;菜肴是江西本地菜,柔和了地方特色,类型很丰富,感觉是次很不错的上饶美食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