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http://s6/mw690/002R5FNAty70KSMyX5je5&690
始建于宋代的孔府,旧称“衍圣公府”(得益于先祖孔子的荣耀,其嫡长子孙世袭“衍圣公”封号)。占地240亩,有厅、堂、楼、轩463间,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
http://s6/mw690/002R5FNAty70QUt1CYdf5&690
http://s10/mw690/002R5FNAty70QUulCQx89&690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拜访过孔庙后穿过一条卖旅游纪念品的小街,就到了孔府。
http://s5/mw690/002R5FNAty70QUyijooc4&690
http://s15/mw690/002R5FNAty70QUzvWxw3e&690
http://s3/mw690/002R5FNAty70QUEA8X8d2&690
孔府大门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http://s3/bmiddle/002R5FNAty70QUWlxtwa2&690
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黑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代名士纪昀手书。
http://s11/mw690/002R5FNAty70QV1b5ay3a&690
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http://s8/mw690/002R5FNAty70QV4K9RZe7&690
二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
http://s4/mw690/002R5FNAty70QV7aMMP93&690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
http://s8/mw690/002R5FNAty70QVasTc367&690
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
http://s5/mw690/002R5FNAty70QVcr97mb4&690
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http://s2/mw690/002R5FNAty70QVhmMQ9a1&690
大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
http://s6/mw690/002R5FNAty70QVj6VyB25&690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
http://s16/mw690/002R5FNAty70QVnXZBJ8f&690
堂厅立有清碑7通,为清道光、咸丰帝和慈禧太后御笔诗画等。其中慈禧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禧祝寿时赏给的。
http://s5/mw690/002R5FNAty70QVqYkD264&690
http://s15/mw690/002R5FNAty70QVrUsua8e&690
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http://s15/bmiddle/002R5FNAty70QVuwfYGae&690
过二堂之后的庭院小巧别致,堂前为地平露台,正南立一高约3米石栏围着的太湖石,两旁分立6盆各立一块形态奇异的太湖石,院的北屋即三堂。
http://s12/bmiddle/002R5FNAty70QVwYD11db&690
http://s16/mw690/002R5FNAty70QVxXmSr9f&690
http://s4/mw690/002R5FNAgy70QVBRzndb3&690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
http://s14/mw690/002R5FNAty70QVK790hbd&690
跪磋板,孔府的一种刑具,惩罚女眷所用。
http://s13/mw690/002R5FNAty70QVMVigY7c&690
从进入孔府大门直到三堂,领略的主要是孔府显赫的政治地位。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它与前面的衙门不同,是孔府的生活家园,中国古代的一些家庭传统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http://s10/bmiddle/002R5FNAty70QVPshypc9&690
三堂过后有道禁门——内宅门,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乾隆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http://s13/mw690/002R5FNAty70QVRLmmE8c&690
为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孔府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供衍圣公及眷属使用。
http://s10/mw690/002R5FNAty70QVUuCWB39&690
在内宅门的东面有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四层高楼,始建于明代,俗称“避难楼”,为孔府最高建筑物。房内一层有三米多深井一口,用盖板罩盖,外人不能进入,可以应付不测,实际上是孔府的“金库楼”。清道光年间重修,档案记载为“奎楼”,即奎星之意。
http://s1/bmiddle/002R5FNAty70QVWRmvKe0&690
进入衍圣公府内宅后,其屏门有幅寓意深刻的图画,俗称“戒贪图”。http://s2/mw690/002R5FNAty70QVZTN6x51&690
屏壁上画着一个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画中“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
http://s4/mw690/002R5FNAty70QW0N08b33&690
“戒贪图”位于孔府内宅门内里,正面朝内,正对府中前上房,是衍圣公每天出入的必经之地,可以提醒衍圣公及其他的孔氏裔孙不要贪得无厌。孔子的一生重道义轻财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符合道义,如果追求物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祸及其身。这幅画告诫孔氏后裔要警钟长鸣,牢记圣人的教诲,体现了孔子嫡裔的处世哲学。
http://s6/mw690/002R5FNAty70QW7eXjL75&690
“戒贪图”正北迎面就是正厅7间,名叫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
http://s9/mw690/002R5FNAty70QXuQ8iI88&690
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
http://s12/mw690/002R5FNAty70QXxHH4v1b&690
http://s5/bmiddle/002R5FNAty70QXyqMok94&690
穿过前上房,过一道低矮的小门,便进入了前堂楼院。
http://s8/mw690/002R5FNAty70QXCwWULa7&690
前堂楼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说是中国最典型的王公贵族的起居室(因整修未入室内)。
http://s6/bmiddle/002R5FNAty70QXEWis565&690
后堂楼枣槐轩,原是衍圣公读书的处所。
http://s5/bmiddle/002R5FNAty70QXI5ii8e4&690
http://s10/mw690/002R5FNAty70QXJt6VXa9&690
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
http://s14/mw690/002R5FNAty70QXMy91r0d&690
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http://s9/mw690/002R5FNAty70QXP8JIcf8&690
花园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修扩建孔府时同时修建,由李东阳监工设计。
http://s6/mw690/002R5FNAty70QXROphz05&690
李东阳当时是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他为什么亲自设计,为孔府出这么大力气呢?因为李东阳的女儿嫁给了孔子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做了一品公夫人,为了女儿,他才如此大卖力气,修建花园。在修建完孔府和孔庙后,李东阳曾4次作诗写赋,勒碑刻铭,记此盛举。
http://s9/mw690/002R5FNAty70QXXdFkA88&690
此次修建之后,到明代嘉靖年间,严嵩取代了李东阳的地位,也是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为当朝首相。他也看中了孔府,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孔子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严嵩又帮助衍圣公扩建重修孔府和整修花园,从各地名山搬来奇石怪岩,从各地园林移植名花奇草,使得孔府花园更为可观。
http://s13/bmiddle/002R5FNAty70QY0p1o08c&690
千年何首乌。
http://s6/mw690/002R5FNAty70QY3kr7735&690
孔府花园两奇景:
一是自然奇观——五柏抱槐:树龄五百余年的柏树五枝合围中寄生出一枝槐树,非同种但同根,有大爱无疆、博爱包容之势,故此树又名“五君子柏”,是孔氏家族几百年来同舟共济、互爱互助的生活象征,被赋予了同甘风雨、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内涵。
http://s15/bmiddle/002R5FNAty70QY6Mox0be&690
二是人工奇观——壁画:孔府花园的西南隅有幅壁画(清末,佚名),画上有一条大路,观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都觉得自己正对着这条路,寓意孔子家族路路畅通,前途无阻。
http://s14/mw690/002R5FNAty70QY9XcFD7d&690
http://s9/mw690/002R5FNAty70QYaWMnCc8&690
孔府戏台。
http://s4/mw690/002R5FNAty70QYeIL9p03&690
http://s7/mw690/002R5FNAty70QYfK3bgc6&690
旧时的孔氏家族,历史上与其他名门望族一样,有一些家规、戒律之类的文书,用来规范着族人的日常行为,条文中规定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便是“家训”。
http://s13/mw690/002R5FNAty70QYiyGQIfc&690
孔氏家族除以文字约定的家规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不断警醒、激励着孔氏后人,即孔府内宅中的彩绘壁画——戒贪图,它是利用图案视觉上的冲击,借以警示,可谓用心良苦。
http://s12/mw690/002R5FNAty70QYkZQLx2b&690
据传,衍圣公请人在内门壁上绘制“戒贪图”的同时,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家规,即每当衍圣公外出,从前堂楼出来路过屏门壁画时,跟班的差人必须大声喊道:“公爷过贪了”。从字面上讲是出于礼仪向外通报公爷要出门了,而其真正的目的则是提醒衍圣公到外面后,切不可做贪赃枉法的事情,一定要秉持厚道的家风和琴鹤清廉的形象。这是封建豪门自我律己的一贯作风,也是儒家文化的社会践行,更是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
http://s12/mw690/002R5FNAty70QYndOl56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