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有报道显示:在超市购买了两瓶进口干红葡萄酒,却发现外包装上没有任何中文标识,违反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强制性规定。市民李先生以侵害其知情权并造成损失为由将超市告上法庭。日前,马鞍山市雨山区法院一审作出判决,认定超市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要求超市退还购物款358元,并赔偿购物款价十倍的赔偿金3580元。
中文标签是进口葡萄酒的“通行证”。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有关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信息,也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必须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以进口葡萄酒为例,其标签须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 10344-2005)和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相关规定。特别是葡萄酒标准中规定,葡萄酒可按照含糖量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预包装葡萄酒标签应按含糖量标注产品类型(或含糖量)。
进口葡萄酒,按规定要贴上中文标签,标签所包含的常见内容有以下几项:葡萄品种;葡萄酒名称;收成年份;等级;产区;装瓶者;酒厂名;产酒国名;净含量;酒精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酒瓶上都会标示葡萄种类。澳、美等生产国规定一瓶酒中含某种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标示该品种名称。传统的欧洲葡萄产区则各有不同的规定,如德、法,标签上如果出现某种葡萄品种名称,表示该酒至少有85%是使用该种葡萄所酿制的。
葡萄酒一般容量为750ml,也有专为酒量较小的人所设计的375ml、250ml和185ml和为多人饮用和宴会设计的1500ml、3000ml和6000ml容量的产品。通常以°或%表示酒精浓度。葡萄酒的酒精浓度通常在8%~15%之间,但是波特酒、雪莉酒等浓度比较高 (约18%~23%)。
葡萄酒的名称通常会是酒庄的名称,也有可能是庄园主特定的名称,甚至可能是产区名称。酒标上标示的年份为葡萄的收成年份。
葡萄酒生产国通常都有严格的品质管制,各国的酒等级划分方法不同,通常旧世界的产品,由酒标可以看出它的等级高低。新世界(600628)由于没有分级制度,所以没有标出。就传统葡萄酒生产地来说,酒标上的产区名称是一项重要信息。知道是某产区的酒,就大概知道该酒的特色、口味。装瓶者不一定和酿酒者相同。酿酒厂自行装瓶的葡萄酒会标示 “原酒庄装瓶”,一般来说会比酒商装瓶的酒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