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 音筒 听筒 操作教案

标签:
育儿教育蒙氏教具蒙氏教育蒙特梭利 |
分类: 蒙特梭利教具 |
http://s9/mw690/002R3dRZgy6PHW2SHJm18&690音筒
http://s4/mw690/002R3dRZgy6PHW2Vgu7e3&690音筒
【产品描述】
1.12个木制圆筒组成,分为两组-红盖与蓝盖、两个木盒。
2.红、蓝两个木箱中各装6个圆筒,圆筒内分别装有不同的内容物。圆筒盖的颜色和所在箱盖的颜色一致。
3.红蓝音筒内所放的材料是对应的。
白盒包装。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
培养辨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
间接目的:
发展腕部的肌肉运动(柔软性、控制力)
【操作使用】
教师自制字卡:大声、小声、最大声、最小声、较大声、较小声、强的、弱的。
1.请幼儿取来地毯,将地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教具的名称:“今天我们一起认识音筒。”
3.请幼儿将音筒盒取出,轻轻放在毯上。
4.老师坐在幼儿右侧。
◎基本操作
配对练习——找出强度相同的声音配对
1.请幼儿协助取来红、蓝两盒音筒,放到毯上。
2.老师先拿出红盒中的强弱两个音筒(强度相差较大)放在幼儿前面。
3.先拿声音较强的音筒来摇,请幼儿注意听,请幼儿做同样的动作。
4.接着再拿声音较弱的音筒摇给幼儿听,请幼儿亲手操作。
5.“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强音”,再请幼儿听一次强音。
6.“你能不能从蓝色的音筒中找出与这个声音一样的音筒呢?能找到的话,就把它们放到一起。”请幼儿从绿盒中拿出音筒摇动比较。
7.“再来听听这个弱音”,再让幼儿听弱音。
8.“你能不能从蓝色的音筒中找出与这个声音相同的音筒呢?能找到的话,就把它们放到一起。”请幼儿从蓝色的音筒中找出相同声音的音筒,找到后放到一起。
9.同法,将6种不同的音筒配对成双。
10.请幼儿练习,依其兴趣,可反复进行。
11.工作结束之后,将音筒逐一放回盒中,送回原处。
序列练习——依声音强度顺序排列(以红色音筒为例)
1.教师将红色音筒盒放到地毯中央。
2.打开盒盖,将盖子摆压于盒底,告诉幼儿盒里的6个小筒就是音筒。
3.教师拿起一个音筒先做示范:手持圆筒置于耳边,手腕用力,上下摇动,请幼儿做练习。
4.教师进行排序示范:先拿起一个圆筒摇动听声,再拿起另外一个听声。
5.比较两音,将较强的放在左边,较弱的放在右边。
6.如此法继续,将6个音筒排好顺序。
7.教师问幼儿:“想不想试试看?”将音筒顺序打乱,请感兴趣的幼儿亲手操作。
8.按声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与字卡配对:
(1)先取出声音最强与最弱的两个音筒放于地毯上。
(2)出示字卡,请幼儿读出“最大声”、“最小声”。问幼儿:“哪个是最大声的?”请幼儿将“最大声”的字卡放在声音最强的音筒旁边。
(3)将声音最弱的音筒与相应字卡进行配对。
(4)同法,将剩余字卡与音筒配对。
配对的延伸——戴眼罩练习与伴随记忆的练习
序列的延伸——戴眼罩练习
准备材料:音筒,地毯,眼罩。
1.请幼儿将音筒取来放在毯上。
2.老师戴上眼罩,示范进行序列练习(见“基本操作”的“配对练习”部分)。
3.询问幼儿:“你能像我一样给音筒排排队吗?”
4.请感兴趣的幼儿操作,操作有困难时,可给予语言提示。
序列的延伸——归位练习
准备材料:音筒,地毯,眼罩。
1.请幼儿取来音筒,放在地毯上。
2.请幼儿戴上眼罩(或把眼睛闭上),教师从音筒序列中任意抽出一个,放在旁边,将剩下的音筒整理好。
3.请幼儿摘下眼罩(或睁开眼睛),找出音筒原先的位置。
4.教师还可以将抽出的音筒藏起,请幼儿指出:“哪个位置少了一个音筒?”将音筒放在幼儿所指位置,请幼儿判断归位是否正确。
序列的延伸——伴随记忆的练习
1、使用一箱6个圆筒.
2、准备一张桌子
3、6个圆筒散入于房间内.
4、小朋友靠听力从散入的间筒中找出一个声音最强者(或最弱者)拿到桌上.老师说:
5、用相同方式将全部6个圆筒排好.
特殊练习——声音游戏
1.活动区的物品——杯子、木片、金属、塑料、一块大布、一根小棍。
2.录音机(录下幼儿说话的声音)。
3.各种打击乐器。
1.老师取来录音机,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2.对幼儿说:“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
3.教师先陈述游戏规则:“老师放录音,请小朋友听听是谁在说话?”被猜出来的幼儿和说错的幼儿都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内容不限。
4.请被猜出声音的幼儿到活动区里,把杯子、木片、金属、塑料等物品取过来,置于教师和小朋友的中间。
5.用一块布将这些东西蒙上。
6.请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是什么声音(教师用小棍轻轻地敲击杯子等物)
7.可依次敲下去,请幼儿分辨声音。
8.最后,请每位幼儿自选一件最喜欢的打击乐器,随意去敲。教师随机走到幼儿身边听听是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