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

(2017-12-11 22:17:44)
标签:

教育

育儿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712

立项号

2017XKT-YJ085

课题名称

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

刘琳娟

所在单位

西安市港务区新合街道中心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家园共育,许多著名幼儿教育家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成精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很多发达国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阐明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如英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确保开端”计划,德国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家长的配合,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发展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家园共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新《纲要》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指南》中也提及应注重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可以看出,我国利用政策文件的形式,为幼儿健康成长明确指出了方向。但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狭隘性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都是老师的,当然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这种片面狭隘的想法阻碍了家园共育的正确实施,也让老师和家长

    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家园合作缺乏积极的、主动有效合作

由于上述中,老师和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存在分歧,导致二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例如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定期的开展活动。很多家长只是收到通知,按时参加,老师传达要求,家长也只是以完成目的的心态来参加。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和老师也没有达成主动有效的交流。

二、课题研究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解决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对家长做思想工作,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原则一致、方向一致,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幼儿园及家长都应减少包办代替现象的发生。比如,孩子不会系纽扣,又着急又懊恼的时候,不要直接过去帮孩子系纽扣,而是面对孩子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多练习几次,孩子就学会了如何系纽扣。这样也便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园共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这样的事例其实有很多,所以幼儿老师与家长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沟通以便共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在幼儿园方面例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班级联系群、半日活动以及放学时间的口头沟通。这些都只是“园”在家园共育中的一些单方面措施,而在“家”这方面我认为家长们应该同时配合“园”的工作,总结在生活中好的育儿经验,互相沟通,共商对策,努力让教育效益最大化,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共同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构成了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教育的初期阶段,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要想达到事半功倍教育的效果,二者必须双管齐下。

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强调了教师要与家庭互相配合,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关系。

2、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见,只有家园共同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认识到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单靠幼儿园和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时刻影响着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

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翻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因此,要想提高幼儿自身的素养,就必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目前,全社会对家庭教育已日益重视,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幼儿园既要对家长做工作,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目的就是使家园教育有机联系,密切配合,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如何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待开发的价值。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的研究有目的、有计划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定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来进行的。先对家园共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明确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再次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研究步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探索出家园共育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阶段:20176月——20177月,准备阶段

1、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2、申报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78月——20186月,实施研究阶段。

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文章,夯实理论基础。

2、各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实施研究,细化研究方案 (包括目标、内容、材料提供、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整合策略)

3收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调整再实施

4、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进行问题反馈、小结、反思、再调整。

第三阶段:20187月——201812月,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召开大班幼儿家长会。

2、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3、分析调查问卷,制定如何实施“家园共育”具体内容。

4、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育儿经验。

5、收集家长的教育心得进行展板展示。

6、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7、阶段小结(包括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测试卷、测试分析报告、活动记录、论文、教育叙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反思及照片等,并对研究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总结。)

8、撰写结题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