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mingtao
wang
随着国内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医院硬件配置越来越先进,检查越来越多了。常有国内的朋友网上诉说,如眩晕、呕吐,或者头痛,巳经去了多少医院、做了多少检查(往往很长的list),所有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但还是沒有查出原因,还是眩晕、呕吐,或者头痛。然后,就问“我到㡳什么毛病?”对于这样的问题,几句话是回答不了的。
一个好的主诉要素要包括两点,什么问题困扰?多长时间?
一个好的现病史则是对主诉的展开,从年龄、性别开始娓娓道来。好的病史不是记流水账,越细越好,不是写小说,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好的现病史应准确无误、条理清晰、前后呼应地讲清什么时候、环境条件下起的病、有无诱因?持续或间发、频率多少、缓解或加重的影响因素、相关的过去、家族、用药史等,已有检查结果、拟诊、治疗及结果。
有的病人因为已经看过许多医生,讲过许多次病史,初诊时或者之前会给你一叠厚厚的病史,而懒得或者不耐烦自己重复地讲病史。作为医生,我不喜欢走捷径,我会耐心解释为什么我要问病史而不是看别人问的病史。一句话,我不喜欢先入为主,更喜欢在自己采的病史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体检而得出自已的独立见解,即临床印象
( Sure, I would read what the patient brought with afterwards but
not before I got my own independentconclusion
)。这样做,时间是多花了,但病人通常会理解乃至喜欢。因为,我确实努力了。
临床,未知的东西太多,尤其神经内科。主诉如上,眩晕、呕吐、头痛,往往可以是神经内科的原发问题,但也可以是继发于其它系统而表现出来的神经内科症状。所以,“神内三问”的第一问就是定位。
目前,就是美国的临床,也远非什么疾病都有完美的理解与解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偏头痛、原发性高血压。因此,作为医生、病人,不切实际地事事追求一个现有检查可以发现病因,在很多情况下实在是劳命伤财的。如头痛,当排除了所有继发性可能的情况后,就是预防及对症。医生可能讲不清为什么会有偏头痛,虽然学说很多。但是,医生应该讲得清楚什么你沒有。如做了造影的脑MRI/MRA后应该讲清有无肿瘤、中风、血管瘤、动脉dissection等,即应该讲得清楚最危险的问题如上是没有的。而上述问题往往是头痛的鉴别诊断中最需要排除的。很多情况下,一旦医生讲清道理了,病人就会如释重负,接受诊断及治疗。心理因素影响本身就影响头痛的防与治。尤其对有抑郁症、bipolar、焦虑症等精神疾患的病人,“治心”是十分重要的。
"I might
never be able totell you what actually caused your problem but I
can tell you what didn't cause your
problem."
这是我平时会对病人讲的一句大实话。临床医生不是科学家,我们的责任就是以行之有效的、cost-effective
的专业手段来最大可能地帮助病人。
每年的金色十月,诺奖收获的季节,如今年的屠呦呦的医学或生理奖会提醒自己,医生治病救人只能一个一个地来,自己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自己应该更谦卑地不断学习,做不到屠呦呦式的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应做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