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是怎么会事?

(2012-11-21 15:57:00)
标签:

家长培训

家庭教育

教育

深圳父母

分类: 案例介绍

  长:有个小问题想问问 沈老师,我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不专心,写作业的时候一会挠头、一会抓脚,要不就左顾右盼,别人说话他插嘴,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

老师:孩子上几年级了?学习成绩怎么样?

  长:今年刚上四年级,成绩嘛,只能说是很一般吧。

老师:这样看来,孩子的这些毛病就不是“小问题”了。

  长:你觉得问题很严重吗?为什么?

老师:不要太紧张,我只是想提醒你不能把它当小问题来看。古人说:“为学不外静敬二字”。反观你孩子的情况,“静”和“敬”他还都没做到。

  长:看动画片的时候他会很专心,但在学习的时候他确实是静不下心来。除了静不下来,您还说有什么“敬”的问题?“敬”是什么意思?

老师:简单地说,静是指学习时要能保持宁静、平稳的身心状态,能坐得住;而“敬”的意思是指学习时要有清醒的头脑,能积极的思维,也就是有想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长:是不是就是人们老说的“有敬业精神”的那个敬字?

老师:没错!与“静”相反的状态是“躁”。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思绪纷飞,心神不定,坐卧不宁,这都是娃娃没学会入静的表现;

  长:没入静的样子我见的很多,但没“入敬”的时候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老师:与“敬”相反的状态就是“浮”。孩子学习时显得马马虎虎,抱着应付差使的心态,从外表看就是有气无力,没精打采的样子。

  长:“不敬”的状态其实就是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的样子,对吗?

老师:是的。教育家魏书生说:“只要静下心来,80%的学生可以自己掌握教材里80%的内容”。但静不下心来的孩子就没这个本事了。

  长:我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既能“静”又能“敬”呢?

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学习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只有当孩子真正进入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他的学习才会有效。只摆出一个好像在学习的姿势,那是没用的。判断孩子是否进入了学习状态,关键看他是不是有“静”状态和“敬”的心态。

  长:关键是看“静”状态和“敬”的心态。一个是状态?一个是心态?有点复杂。

老师:一点也不复杂。要让孩子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就是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力气帮孩子。一要教他在学习之前,先让身心进入平和、宁静、专注的状态;二要让他对学习充满欲望。

  长:您先说说怎么教他学会入静。

老师:要从教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起。

  长:麻烦您一样一样地说清楚。

老师:要通过教孩子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来提高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养成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全情投入地干,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要通过教孩子控制思维,来让他学会专注、学会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要通过教孩子控制情绪,减少情绪波动对学习的影响。

  长:关于入静的事,等一会我再详细地问。你再说说怎样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敬业精神”。

老师:孩子要想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不仅要能入静,而且还要有敬心。很多孩子虽然能在书桌前呆坐两三个小时,但学习的效果很差,原因就是有“静行”而无“敬心”。

  长:那怎么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

老师:根本的办法是先教孩子立志,给孩子的学习赋予使命感,并且,让孩子养成每天激励自己的习惯。当然,最终还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命感+趣味,就能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持久的敬意。

  长:老师,不瞒您说,您说的这些话,我听着多少有些云里雾里的。您还是教我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帮孩子解决学习不专心的问题吧!

老师:蒙田说过,“对孩子的教育是人类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育孩子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问我简单的办法,那我就建议你下最大的大功夫,去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长: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老师:对!让孩子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这样,一来可以养孩子的静气;二来使他视野高远,器局开阔,进而产生不断学习奋斗的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