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佟立生
内容摘要:拳击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 推动着拳击运动的迅猛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 已成为我国拳击事 业发展 亟待 深入
研究的一个战略问题。
关 键 词:拳击; 运动员; 选材
我国拳击运动至1986年重新恢复以来,已经过近2
0年的普及与提高。目前,在国家体育总局拳跆管理中心注册的各省市、自治区、行业体协、直属体院、武警和解放军等拳击专业队伍就有4 O多支,
而且后备力量雄厚,喜爱和从事拳击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在奥运会上争得金牌的运动员却廖廖无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实践,就如何选拔学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 拳击运动员的选材体系
1、身体形态的选材。纵观全国十运会和世界杯拳击赛,各级别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绝大多数身高都在本级别里占有优势,主要表现为:击拳距离远,活动范围大,能有效控制对手。所以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要求是,身高、肩宽、胸厚、颈粗、四肢长、围度大、身体结实、匀称。
2、身体机能的选材。身体机能主要是指心肺功能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为:脉搏频率、呼吸频率、肺活量、每博耗0 2量,
最大摄氧量等。由于心肺功能关系到能量代谢供氧、机能工作效率和竞赛恢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没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就无法承受较大
的运动负荷。因此。它不仅是有氧耐力的决定因素,而且也是决定其他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是运动能力的基础。因而,身体机能是拳击运动员选材的关键指标。
3、身体素质的选材。优良的身体素质可以帮助拳击运动员更快更好的掌握专项技术。对拳击运动员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专项素质越全面,就越有希望提高竞技水平,所以身体素质测定是拳击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
(1)灵敏素质的选材。拳击运动是一项对灵敏性要求很高
的项目。竞赛场上随时都会出现千变万化的情况。这都要靠中枢神经控制与反控制的能力来支配。并通过视、听、触以及本体感觉等各种感觉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实现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因此,选择那些思维能力强、时间知觉短、反应能力快的优秀人才。
(2)速度素质的选材。在激烈变幻莫测的拳击比赛中,反应敏捷、应变及时是拳击运动员发挥速度的先决条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拳击运动员取胜的重要手段。所以拳击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反击速度、动作速度和移位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对移动着的客体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是有差异的(
见表 1 )。
表
l
从表
l测试的数据表明,拳击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准确性与其它交手项目相比是最快的,也就是指从出现刺激到做出应答反应之问的时问最短。拳击竞赛中每做一个动作,都是速度素质的综合表现形式,既有反应速度,又有反击速度、动作速度和移位速度。拳击是典型的一对一对抗项目,它竞争激烈、瞬息万变,所以拳击运动员选材时,速度素质是首要素质。“快速”被认为是拳击运动的灵魂。
(3)力量素质的选材。拳击竞赛中,出拳主要是以速度力为主。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爆发力”。评定爆发力的方法可采用爆发力指数:I
=尽可能达到的力量/达到上述力量所花费的时间。通过测力仪测试出拳的力最,未经训练者的力量仅为30kg左右,拳 击运动员可达到
200kg以上,而世界优秀重量级拳王出拳的力最可达到 500kg左右,据 F=1/2 MV
2力学公式分析得出,力量的大小与人体本身的质量有关,也与运作的速度成正比。因此,速度力量是拳击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
(4)耐力素质的选材。耐力素质是拳击运动中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有关耐力素质的指标,应视为选材的重要指标之一。拳击运动员的耐力主要受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其耐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有氧与无氧供能能力,其次还受到运动技术的影响。一般采用测试最大摄氧量=
6300一19.2 6 x次量大强度工作时的心率。但是拳击运动员的耐力水平,最好是根据临场技术的测量结果来确定,
即用技术稳定性指标来评价耐力发展水平。柔韧素质的选材。拳击运动中,完成每一个动作的质量都取决于某些关节柔韧性的功能程度。故此,柔韧也是选材中重要素质之一。拳击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各部位关节的灵活性,才能掌握并做出一些快速与协调的动作,避免肌肉和韧带损伤。在测试时,应注意测试的项目和各项素质问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即素质问存在着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选材时要首先考虑到先天性因素大的方面,如力量与柔韧发生矛盾时,应该以力量素质为主,速度与耐力素质发生矛盾时,应以速度为主等。
4、心理素质的选材。纵观国内外一些重大拳击比赛,可谓竞争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往往在双方体能、技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近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能和技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所以,要求拳击运动员不仅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负荷,而且能适应复杂的训练和竞赛环境,应付对手千变万化的攻防技术,消除紧张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因此,心理素质也是选材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素质。
5、文化素质选材。拳击运动员选材不可忽视文化素质的选材,
有文化基础或者善于学习的运动员,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能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参训议训,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文化素质低,又不善于学习的运动员,头脑简单,有勇无谋,是难以攀登拳坛高峰的。另外,有文化素质的运动员通过竞赛,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谋略,提高作战能力。相反,文化素质差又不善于学习的运动员,不能知己知彼,抵触作战和训练意图,制约着自己发展的空间。
6、遗传因素的选材 。经研究与实践证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
大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用遗传学的观点、手段和方法来进行科学选材是十分重要的。运动能力的遗传不仅遵循人类遗传的基本规律,而且遵循单基因与多基因的遗传方式,虽运动能力的遗传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以多基因遗传为主,50%以上的子代中表现
出运动能力遗传的连续性。人体运动能力水平的高低,均受到父辈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心脏功能,神经系统,肌纤维类型等遗传因素的影响见表 2,
表3。
表
2
表3生理指标的遗传度(%)
二、结论与建议
从目前国内拳击运动发展状况来分析,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培养高水平拳击运动员的科学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选材体系,目标体系,还是训练体系,竞赛体系等,都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从而实现奥运会夺金的终极目标。
目标体系确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材问题。选材不仅是要选拔运动员,而且还要选拔教练员。因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是拳击事业发展的主体,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一系统工程的质量。教练员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既是运动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选择教练员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掌握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善于总结和学习,勇于探索和创新。选拔出合格的教练员,是成功培养高水平拳击运动员的关键。拳击运动有其特殊的项目要求选择最适宜拳击运动项目要求的人才接受训练,定将会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材时,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包括:形态指标、机能状况、体能状况、心理素质、文化修养、临场意识、训练作风和个人的品质等。因此,只有全面的掌握了运动员的信息资料,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养,使
其在拳击竞赛中,充分发挥潜能,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
[ 1 ]
出版社 。2 0 0 2 .
[ 2] 曾凡辉 .运动员科学选 材 [ M] .国家 体委 科技成 果专
1 9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