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云晓的《向孩子学习》有感
(2014-05-24 17:51:31)分类: 5、读书感悟 |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知识。然而,他们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这些正是最宝贵的智力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习见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阅历。然而,他们诚实、坦荡、率性,这些正是最宝贵的心灵品质,因此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凭真兴趣。
如果一个成人仍葆有这些品质,我们就说他有童心。凡葆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善于欣赏儿童,二者其实是一回事。
《向孩子学习》是一本亲子教育系列的书,由孙云晓编著,它挑战传统的儿童观、成人观、教育观、学习观及文化传承观,提出了“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一极具震撼力的口号。这一本看似平淡的书,由61篇家人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小故事很平凡,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着这样的故事,但仔细读来,静心思考,这些故事却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
记得《向孩子学习》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上课铃响过之后, 任课老师夹着课本走进教室,当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时,便生气地问道:“今天谁是值日生?为什么不擦黑板?”班里一片寂静。老师见没有人答应,就又问了一遍。忽然,一个矮个子的男孩跑上去,迅速地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他认真地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地方够不着,他不得不搬了一把椅来,蹬上去擦。班里仍是一片寂静。这时老师咳了一下,发话了:“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不负责而引起的,耽误了大家这么宝贵的时间。”班里一片骚动,不知是谁小声。嚷了一句:“今天不该他值日。”随后,一个学习成绩拔尖的女生慢腾腾地站起来说:“今天是我值日。”老师的脸色变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要注意。”这时,那个矮个于男孩擦完一黑板,搬着椅子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如果这位老师当时能够抓住那位同学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那位同学的自尊一定会得到提高。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式。
读完这篇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能想象的到上面的事例中,老师的话会怎样打击第一位孩子的自尊心?老师只看孩子的成绩来判断孩子行为的好坏,本应该受到鼓励的孩子,却遭到老师的批评,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这是使我想到了我们一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实践的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常会忘记我们应有的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横量孩子。时常会忽略对孩子的尊重,殊不知孩子们也非常愿意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希望得到表扬,他们需要被尊重。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赞美也会使他们心花怒放,也可能就是因是一句简单的赞美能使他们对自己有了自信,有了学习的兴趣。
书中的第五章:孩子自身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都师范大学侯志谨副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认识一个13岁的女孩,孩子聪明伶俐,讨人喜爱。如果不是以貌取人,好多与她初次见面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女孩黑肤、细目,又长了两颗小虎牙,在容貌上,她完全彻底地继承了父母的缺点,一个地地道道的丑小鸭。女孩似乎从未因容貌而对自己不满。她常笑着告诉教授:"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看着她那自信的微笑,教授真的相信她会变得很美。其实美丽对她来讲已经不是很重要,她对自己的肯定以及执著的追求已经感动了许多人。孩子最初在一座小城上了小学,一年后,她随父母迁到了省城,转到了一所新的学校,来到新的班级之后,她和新同学相处得很融洽。
一天,伙伴们开玩笑说是要选她当班长,她竟信以为真,跑到办公室去找老师,提出要竞选班长。望着这个满脸稚气的丑姑娘,老师无奈地说:"班长得同学选,如果大家同意,我就任命你当班长。"结果半年之后,这个新来的孩子竟获得了95%以上的选票当上了班长。这是一个不安分的女孩,她总是有一些新的想法,并相信自己最终能心想事成。有一次,她找到音乐老师说是要参加学校的舞蹈队,老师让她做了几个动作,结果以基本功不行为由将她拒之门外。没想到这个犟丫头回家苦练了三个月,在老师刮目相看中硬是挤进了学校的舞蹈队。故事中13岁小女孩是典型的自信心强的孩子,这种孩子敢于接受来自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挑战,在挑战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汗颜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自信我何时没有了?孩子的精彩表现以及自信的潜能我怎么麻木地没有感受到?更没有从他们小小的身上感受到作为一个成年人渐渐丢失了自信,还没有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自身的自信与否是直接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孩子通过自信获得了成功,让我惭愧不已,做为成年人一名为人师表的教师却不如孩子。在这个故事中我要学习孩子们内心的自信,学习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及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习他们往往以一个优胜者自居,而且力图向别人展示这一点。找回渐渐丢失的自信!
孩子处于成长之中,问题和缺点自然是很多的,但这并不妨碍老师向孩子学习,这正像老师自身也有缺点和问题,但孩子却在向我们学习一样。因为孩子们学习的是老师的长处和优点,而善待了老师的错误和短处,同样道理,老师为何不能虚心地学习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善待他们的问题和缺点呢?“向孩子学习”很明显并不是学习孩子的全部,更不是说教师就可以迁就孩子的问题和缺点而不加管教,放任自流,相反,它是要求我们根据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或缺点来不断地修正我们自己,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调整我们的教育方法,反思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教育水平和艺术,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