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安全教育备课

(2013-05-21 10:58:22)
分类: 2、教学设计

 

序号

主题

周次

序号

主题

周次

1

环境教育

1

11

环境教育

11

2

安全教育

2

12

安全教育

12

3

环境教育

3

13

环境教育

13

4

安全教育

4

14

安全教育

14

5

环境教育

5

15

环境教育

15

6

安全教育

6

16

安全教育

16

7

环境教育

7

17

环境教育

17

8

安全教育

8

18

安全教育

18

9

环境教育

9

19

环境教育

19

10

安全教育

10

20

安全教育

 

20

 

 

 

 

1、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思,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介绍小学生自我保护的科普知识、宣传网站等:制作课件,显示教科书有关内容及准备、查阅到的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特别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1、          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角度进行教学,对社会的复杂性不要过多渲染。

2、          运用现身说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灵活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注意引用学生介绍自己的自护方法,互相启发。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

1、          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是机智的保护自己。

2、          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     模拟体验

1、          设定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自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          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     讨论提高

1、          分组讨论:在家遇到盗窃犯罪分子,应该怎么办?

2、          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镇定、机制灵活的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四、     拓展延伸

1、          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和方法是否得当。

2、          讨论真确的处理方法。

 

 

2、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

2、          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查阅县官校园暴力的资料等;制作课件,显示相关案例等内容。

学生准备:收集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

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          从学生身边的暴力事件入手,进行正面教育。

2、          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激化矛盾,要形成互谅互让、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学设计

一、     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

1、          课件显示课本案例及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类似案例。提问: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2、          从这些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     掌握方法,反思自我

1、          课件显示“校园暴力”定义,阅读、理解: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2、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讲解。

3、怎样避免打架斗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1)不要帮同学“出气”而打架

(2)不能以牙还牙

   (3)懂得谦让

4、“天天提醒”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

5、什么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回个他人带来哪些伤害?

6、集体制定“文明礼貌用语”,要求简洁明了。同学们要避免去伤害他人,真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读读课本上的两个案例,想象会产生什么后果,将你的看法写出来。

 

 

3、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一定的饮食卫生常识。

2、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伤害,掌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3、在调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树立关注饮食健康、关爱自我、真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音像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调查亲戚、朋友的一日三餐饮食习惯,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搜集饮食营养方面的资料。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收集案例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除法,选择具有警示作用的针对性案例,使学生观察后能充分认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要收集具有普遍性的、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些饮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要促进学生的思维,使之掌握一定的科学饮食常识,培养其分析能力,促进其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教学设计:

一、         故事导入

1、              谈话(课件提供故事图片、教师讲述、学生观察):南太平洋——瑙鲁,面积仅十几平方千米,人口仅6000人左右。这座岛上有取之不尽的鸟粪,这些上等有机肥,每年出口可赚取上亿美元的外汇。丰厚的收入使岛国居民过着富裕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吃穿无忧的国家里,高血压,心血管,中风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居世界首位,人的寿命不到50岁。

2、              提问:同学们猜一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学生交流。

4、              教师总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瑙鲁人没有很好的饮食习惯。看来饮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饮食与健康》

二、     探究学习

活动一:交流自习的饮食习惯,探究习惯的优劣。

1、          谈话:我们都知道食物,食物是我们沈存的条件,也是健康的保证,你能说一说平时你都喜欢吃那些食物,不喜欢那些食物?为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小结:不错。人的生长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由各种营养物质提供的,他们就存在我们日常吃的各种食物中,所以不能偏食,挑食,也不能暴饮暴食。

活动二:研讨洋快餐的利与弊

1、          谈话:你们吃过洋快餐吗?你能叫上他们的名字吗?能常吃吗?为什么喜欢吃洋快餐呢?你能根据你的经验和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常吃洋快餐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吗?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小结:花花绿绿的洋快餐的口味确实鲜美,但常吃会导致如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常吃洋快餐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

   活动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          谈话:科学饮食很重要,我们要合理地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保证我们发育每天所需的营养,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成长。请同学们根据你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并为自己或家人制作一份科学、合理的三餐饮食计划。

2、          小组交流

3、          班级交流

4、          教师小结(出示教材资料讲解)

三、     拓展延伸—案例研讨

1、          谈话:生活中许多人不注意饮食的小节问题,例如常有人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做法存在哪些饮食卫生问题,这些同学的做法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原因是什么。

2、          学生分析。

3、          教师小结:看来饮食安全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重视食品卫生问题,而且要重视饮食习惯和行为细节问题,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          引导学生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3、          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中毒、铅中毒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过期的面包;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的报告;引起食物中毒常见途径的资料;食物中毒救治办法的资料;儿童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死亡案例;铅中毒来源、危害的资料;预防铅中毒方法的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调查食物中毒的案例及食物中毒的救治方法、预防铅中毒的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部分学生只知道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拉肚子或中毒,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解的还不多。可以采用新闻、图片、资料等辅助教学,弥补学生收集资料较少的欠缺,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达成资源的共享。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生活实例,引入话题

1、          谈话引入, 今天早晨起床时,我从冰箱里拿了一袋面包出来准备当早饭。(出示:实物)可是,后来我却没有吃。你能猜出是什么原因吗?

请几位同学上来仔细看看,你发现问题了吗?(面包过期)

2、          吃下过期的面包会怎样?会有哪些症状呢?(恶心、呕吐、腹泻、晕眩等)

小结:饮食安全有了问题,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生命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怎样预防实物中毒”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二、           食物中毒的危害、含义及分类

(一)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

1、          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过类似这样由于食用了不当的食物二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引发更为严重后果的情况呢?

2、          小组交流课前搜索、调查食物中毒的案例,分别以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全班展示。

3、          小结:各地频频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真实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所以,对于饮食安全,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那究竟什么是食物中毒? 了解食物中毒的分类

(二)理解食物中毒的含义

  1、  揭示食物中的的概念:食物中毒,是指由于吃了被细菌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2、  补充食物中毒的资料。课件:小小广播站

       读了以上的小资料,你有什么感想吗?

(三)了解食物中毒的分类

1、  刚才,我们了解了食物中毒的含义,你能按照不同的致病病源再给他分分类吗?

2、按病源的不同,食物中毒可以分为四类:

   即细菌性食物中毒,又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三、警惕食物中毒

(一)了解造成食物中毒的途径

  1、要防止食物中毒,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样的食物吃了容易引起中毒,先说说你了解的吧。

 2、补充:造成食物中毒的途径资料。

 3、课件:天天提醒

 4、小结:以上这些都是引起食物中毒,轻则引起消化道不适,重则可引起急性肠胃炎,诱发癌症甚至殃及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食物卫生。

(二)杜绝食物中毒的方法

  1、为了防止食物中毒,我们不但要有防范的意识,不吃不卫生、不安全的食物。当情况发生时,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救治方法。你们了解吗?

  2、补充:食物中毒的救治方法资料。

  3、课件:食物中毒救治小贴士。

  4、小结:食物中毒作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单靠我们个人提高警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共同因对。我们国家一针对食物的卫生、安全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物安全法》。

四、总结

    总之,对于饮食安全,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常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健康的生活。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浏览吧!

第二课时

一、真实个案,引入话题

1、前几天,我在家阅读杂志时,一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天,我把它带来了,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回放

2、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觉?你对“铅”有哪些了解?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六种金属之一,广泛应用于军事、化工、电子等部门,对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在所有已知毒性物质中,书上记载最多的也是铅。但目前,许多人对铅中毒还缺乏主动。有效的防御措施。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预防铅中毒”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二、铅中毒的来源、危害

   1、铅是人类文明史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之一,“铅毒”这个名称慢慢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他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你知道哪里存在铅污染,有可能会导致铅中毒吗?

   2、补充铅中毒来源、危害的资料。

      课件:小小知识窗

   3、小结:看来,铅就像不死的幽灵广泛存在于众多领域,对每个人都虎视眈眈。

 三、铅中毒的症状

   1、当人体内的铅含量超过一定量时,就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铅过多地进入人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2、小结:由此可见,铅中毒的危害非常严重。我们的身边危机四伏,吃穿住用行五一不被铅魔所侵蚀。

 四、预防铅中毒的方法

   1、你能给大家提几条能有效预防铅中毒的好建议吗?

   2、小组交流,讨论方法,组长记录,集体汇报。

   3、教师随机归类,整理板书:洁净空间、安全家装、购买正规儿童用品、室内无烟、健康饮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补充预防铅中毒的方法资料。

      课件:知识链接

小结:铅毒虽然凶猛,但只要我们能有足够的警惕并自觉做好防范措施,铅含量过高甚至中毒的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

五、总结

    铅中毒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我要知道怎么去防范,让铅毒原理我们。

 

5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其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引导学生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近期发生的常见传染性疾病疫情病例;搜集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症状、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的照片或影像资料;制作“金点子大搜集”卡片;制作“健康小队”“健康卫士个人”奖章。

学生:询问家长及自己回忆,对患过的传染病进行收集整理;搜集各种传染性疾病疫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案例;查阅资料,了解传染性疾病的定义、三个基本环节、症状、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基本常识。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1、          近几年,手足口病疫情在全国各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认识、预防手足口病作为教学重点。

2、          各地区不同教师还可以有针对行的结合本地区实际及当前正流行的常见传染性疾病,适时给学生补充学习资料,提高学生有效预防身边传染病的饮食习惯,注重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有效预防传染病。

教学设计

一、     交流常见传染病疫情案例,感受其危害

1、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健康的生活”题图,字幕展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怎样才能拥有健康?

2、          真实再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健康威胁最大的就是传染性疾病,他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人数多、救治起来比较困难等特点。让我们来看几个疫情病例。课件展示。

二、     调查了解,引出传染病的概念

 

1、          教师:课前让大家对自己家的疾病情况做了调查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记忆和向家长的询问情况把自己得过的疾病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这些疾病是否传染、都有哪些症状?

2、          明确传染病的概念。

3、          讲述病原体。

4、          以流感为例,讲述传染病发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三、     探究交流,明确常见急性传染病症状、传播途径及危害。

1、          以流感为例,学生小组讨论:介绍自己得病时的症状。结合搜集的资料明确其传播途径、对人体的危害。

2、          教师可将播放:手足口病的病例特征、传播途径、危害。

3、          其他病例:水痘、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由师生共同介绍完成。

4、          填写教科书24页资料卡。

四、     健康行动

为杜绝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蔓延,保障自身及家人朋友的健康,我们来发起倡议,想办法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开展“金点子”大搜索行动。

 

6家庭防火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家庭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发生火灾的原因,能够总结出自己生活中的用火安全隐患;了解一些消防安全常识,知道基本的预防火灾的措施和方法。

2、          向学生渗透家庭防火意识,加强家庭防火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吧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信息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家庭防火的办法、家庭火灾的资料、图片;准备录像资料,关于火灾的几则报道;防火知识录像片段;家庭日常生活情景录像片段。

学生:课前搜索家庭防火的办法、家庭或咋的资料、图片。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注意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教师在组织活动是可以设计“家庭火灾隐患普查”“家庭防火标志设计”等实用的活动,切实指导学生注意家庭防火。

教学设计:

一、     谈话导入,引入情景

我们伟大的组想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从此以后我们的逐项告别了寒冷黑暗,可以吃到煮熟的食物,可以用火吓跑野兽等等,可以说火在人类的进化繁衍过程中功不可没。

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离不开火,但是如果是我们使用不当,火则会给我们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

二、了解家庭火灾的危害

1、出示课件:一组家庭火灾的图片、资料。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一下关于火灾的几则报道。

2、师:看了刚才的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4、小组交流: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搜集的家庭火灾资料、图片,谈感受。

5、全班交流。

6、师小结:惨烈的场面,冰冷的数字,绝望的泪水,无助的哭喊……这就是火灾带给这些家庭的无法愈合的伤感。因此我们增强消防知识,学习消防知识,预防家庭火灾的发生。

三、火眼金睛找消防

1、增强消防意识,学习消防知识,预防家庭火灾的发生。下面请同学们讨论总结产生火灾的各种原因,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产生火灾的隐患及各种原因。

3、出示课件:教师补充导致火灾的原因。

4、小结:水火无情,当我们面对火灾的时候,应该机智勇敢,沉着应对,把火灾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预防火灾,我有高招

1、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家庭防火?你有什么高招?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庭防火的办法,再选代表班内交流。

2、让我们来看几个真实的例子。平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教师归纳并向学生具体介绍预防电器起火和燃气起火的方法及家庭防火措施。

五、辨析导行,落实行动。

1、出示课件:几例情景模拟图片,让学生加深预防家庭防火的意识。

   想一想,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错误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和后果?

2、出示课件:一段家庭日常生活情景录像片段,让学生辨析录像中的人行为的对错。

3、仔细观察,说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学生在小组内反思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做的对、哪些地方做的不对。谈谈今后该如何去做,最后班内交流。

5、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

六、课后实践活动。

 

7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电子游戏的利弊。

2、          使学生知道迷恋电子游戏的害处,从而能够正确对待电子游戏和上网,能有节制地玩电子游戏,坚决不到网吧和游戏机房去玩。

3、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养成高雅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沉迷于电子游戏带来的不良影响真实案例。

学生准备:课前关于电子游戏的调查统计,内容包括:什么人在玩电子游戏;本班喜欢玩游戏的有多少人;每次玩多长时间;是什么原因吸引着玩电子游戏的人。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引导学生形成对电子游戏的正确认识,要避免一棍子把游戏打死,让学生觉得电子游戏很可怕不敢碰,要使他们知道适当的玩一些有益的游戏有利于放松身心。重要的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痴迷电子游戏的危害,避免电子游戏的负面作用,发挥其积极地效应,让学生把握好玩游戏的尺度。

教学设计

一、呈现案例,问题导课

1、案例呈现《游戏机玩疯了英才少年》

原南昌一中学生李关,小学毕业时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南昌一中。初中时他曾获南昌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三等奖,南昌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他自己曾誓言非清华大学不读。然而,这个曾被全村视为“神童”的少年,6年前,因沉迷于玩电子游戏把自己的一生毁掉了。如今,他只能每天被关在家里胡言乱语。

2、引发问题:

(1)电子游戏为什么能把人紧紧银住?

(2)怎么看待这个英才少年的结果?

(3)你怎么看待电子游戏?它有哪些利弊?

(4)怎么玩电子游戏才是健康有益的?

3、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让学生逐个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讨论结果,达成共识。

问题一:电子游戏为什么能把人紧紧吸引住?他究竟有哪些魔力呢?

请玩过电子游戏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当学生说自己感受的时候,教师不要作评判,目的是要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问题二:怎样看待这个英才少年的结果?学生还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案例来谈。

问题三:你怎样看待电子游戏?它有哪些利弊?

1、          展示学生关于电子游戏的调查表,通过数字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电子游戏对人的影响。

2、          辩论赛:电子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          通过表格对比的形式了解电子游戏的利弊。

问题四:怎样玩电子游戏才是健康有益的?

学生自己谈自己的看法。

 

8健康上网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这把双刃剑的利弊。

2、          使学生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能够正确对待网络,健康上网。

3、          增强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以展示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搜集网瘾少年的案例。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人们利用电脑网络在做什么?

教学设计

一、走进网络世界

1、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教师要特别展示学生还不知道的一些网络功能)

2、学生眼中的网络。

3、交流:你用网络做什么?(教师做统计。大多数学生会说到网络游戏、聊天、看电影、发邮件、网络学习等)

4、课前调查交流:人们利用电脑网络在做什么?(教师做统计。通过这个调查统计,你得出什么结论?加强学生对网络普及性的认识)

5、教师补充网络的其他资料,比如,网络在工业、农业、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运用,拓展学生对网络强大功能的认识。

6、小结:人们的学习工作现在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二、辩论会:网络的利弊。

1、明确任务,选择立场。正方:网络的作用利大于弊;反方:网络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交代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3、小组讨论充分准备。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4、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5、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三、网络问题研究

1、出示资料,引发问题。

2、对照标准,自我检测。小测试:你有网瘾吗?

3、交流探讨网瘾危害。小组交流后,师生总结网瘾的危害: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范围变窄;意志力薄弱。

4、分组探讨: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总结:网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教育失误而言,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

四、正视危害,解决网瘾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一旦上网成瘾,怎么帮?

2、总结办法。

五、商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签名践行承诺。

1、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健康上网。公约的内容师生共同确定。

2、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健康上网文明公约,以签名的形式约束自己。

3、总结。

9、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应对洪水的案例,学会躲避洪水引发的种种危险。

2、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调查等方式,掌握面对洪水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以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3、          引导学生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学会冷静应对洪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洪水灾害发生时的情景视频;在洪灾中正确逃生的案例;因为缺乏自救与逃生知识而命丧洪水中的惨痛故事等;指导学生在遭遇洪水时顺利逃生的方法技能视频。

学生准备:收集在洪灾中顺利逃生的方法资料以及相关案例。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洪水在我过北方相对于南方来讲是比较少的,所以本地学生往往对洪水的灾害认识不够。教师要注意利用一些特大洪水的实际案例以及造成的危害引起学生对这一自然灾害的重视,然后结合教科书的设计,将应对洪灾、避险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教给学生。明确自救逃生过程中种种方法的原因是什么,已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在真正面临洪水时可以从容的应对各种复杂状况。

教学设计

一、认识洪水的危害

1、导入:“同学们见过洪水吗?在你的印象中洪水时什么样的?“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洪水的录像,让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3、学生交流体会,树立灾害防范意识。

二、学会自救

1、教师引导:“洪水凶猛、可怕、造成损失大,洪水是无情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在洪水到来时保护自己,这样才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2、教师讲授教材中小江珊的故事和经历,提问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自救自护知识和方法,并交流自己手机和了解的相关资料。

4、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交流收获。

三、生存演练

1、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创设情景,设计演练内容。

(1)如果预报将有洪水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如果山洪正向你居住的房屋袭来,你和家人应如何躲避洪水?

(3)如果不幸被洪水围困,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求救或保住性命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2、小组汇报表演。

3、教师小结。

四、学会冷静应对灾害

1、提出讨论话题:“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学到了那些遇到洪水时求生避险的知识和经验?面对洪水,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外,还必须具备什么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知道的实例?”

2、学生交流认识和体会。

五、总结拓展

从今天起,大家都来做“生存手册”的小小宣传员,向你身边的人介绍它、宣传它,让更多的人学会避险的方法。

 

 

序号

主题

周次

序号

主题

周次

1

环境教育

1

11

环境教育

11

2

安全教育

2

12

安全教育

12

3

环境教育

3

13

环境教育

13

4

安全教育

4

14

安全教育

14

5

环境教育

5

15

环境教育

15

6

安全教育

6

16

安全教育

16

7

环境教育

7

17

环境教育

17

8

安全教育

8

18

安全教育

18

9

环境教育

9

19

环境教育

19

10

安全教育

10

20

安全教育

 

20

 

序号

主题

周次

序号

主题

周次

1

环境教育

1

11

环境教育

11

2

安全教育

2

12

安全教育

12

3

环境教育

3

13

环境教育

13

4

安全教育

4

14

安全教育

14

5

环境教育

5

15

环境教育

15

6

安全教育

6

16

安全教育

16

7

环境教育

7

17

环境教育

17

8

安全教育

8

18

安全教育

18

9

环境教育

9

19

环境教育

19

10

安全教育

10

20

安全教育

 

20

序号

主题

周次

序号

主题

周次

1

环境教育

1

11

环境教育

11

2

安全教育

2

12

安全教育

12

3

环境教育

3

13

环境教育

13

4

安全教育

4

14

安全教育

14

5

环境教育

5

15

环境教育

15

6

安全教育

6

16

安全教育

16

7

环境教育

7

17

环境教育

17

8

安全教育

8

18

安全教育

18

9

环境教育

9

19

环境教育

19

10

安全教育

10

20

安全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