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案例分析
(2015-05-04 16:31:47)
标签:
育儿 |
分类: 6、课题研究 |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义教材五年制第十册P54—5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及字母表达式,会正确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
3.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视频展示台、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前啊,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愿意吗?嘘,别急,先听 张老师说游戏规则,这个游戏叫:石头、剪刀、布(课件出示游戏图)。待会儿两名同学为一组,一边进行游戏,一边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自己赢的次数,听明白了吗?做好准备,游戏时间30秒,预备──开始!(配乐)学生开始游戏,教师下位巡视。
好,时间到,谁来说说你赢了几次?我来了解一下,有赢2次的吗?3次的呢?有赢__次的吗?
请同学们注意,赢1次我们就记5分(课件)
下面请大家算一算你可以得多少分?谁愿意说?(随机在电脑上打入数据)
赢的次数 |
|
|
|
|
|
|
|
|
… |
得分 |
|
|
|
|
|
|
|
|
… |
(学生没说的次数,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问:如果赢了X次呢?如果得了X分那么赢了几次?)
同学们,你们看,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噢,看来游戏当中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哦。
(评:正比例意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教师运用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及时进入状态,手脑并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构建表格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表中有哪两个量?
引导:赢的次数是1,得分是5,当赢的次数是2时,得分是____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次数扩大多少倍,得分也随着扩大多少倍)
我们再反过来观察:赢的次数是8,得分是40
你又发现了什么呢?(次数缩小多少倍,得分也随着缩小多少倍)
教师小结:也就是说得分随着赢的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像这样的两个量我们把它叫做相关联的量。(课件)
你能在这两种量中找到一组对应的数吗?还有吗?
那么谁能说说得分和赢的次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的比吗?比值是多少?
刚才同学在算出比值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课件)
这个比值实际上就是什么呀?(板书:)
你能用一个关系式表示吗?(板书关系式)
三、小组合作
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将信息袋中的信息单分给每一位同学。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4个问题进行分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最默契,讨论得最认真。如果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举手,老师非常乐意帮助你们。(投影信息单)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路程(千米) |
90 |
180 |
270 |
360 |
450 |
540 |
630 |
720 |
… |
1.表中有(
2.在组里说说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3.任意写出三个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算出它们的比值。
4.比值实际上表示(
小组派代表上台说。(多让几个组说)
大家说得都很好,结合发言,教师板书关系式。
(评:教师运用讨论交流的形式,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乏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观察比较
这是咱们刚才分析过的表1和表2,(课件出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吗?(板书:两个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结合发言,教师逐一板书,完成概念。
翻开书,找到这段话,轻声的读一读,把重要的地方勾画下来。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下面老师可要考验一下大家了,根据概念判断一下两表中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
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让几个学生说。
如果我们用x、y
(评:学生独立得出结论,这就是发现,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五、联系实际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科技节活动,我们学校有很多的同学参加了这项活动,其中有一项是电脑技能操作竞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李华就是这次活动的一个优胜者。今天,老师把他的打字时间和打字总数情况也带来了(课件出示打字时间和打字总数的统计表),请大家结合这些问题,在组里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议一议,同学们开始吧!
全体反馈,集体订正。
六、自学例三
刚才咱们分析的是有具体的量,如果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呢?现在请大家看屏幕!(出示例3)
这应该怎样判断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到书上去找找答案,然后组里说一说,看看书上是按照几个步骤进行的?
反馈自学成果,学生发言,课件出示过程。
谁能连起来再说一说。
(评:重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组织互相讨论,学生从自学和相互讨论中获得知识,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七、巩固练习
刚才大家学习都很认真,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请大家拿出答题纸完成上面的练习。如果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在组内讨论一下。
(评:设计的巩固练习题,目的性十分明确,每一个题目都有各自的作用,而不是随便出几个题,可谓别具匠心。)
八、配乐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其实啊,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去发现和探索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