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数和合数》教学案例

(2015-06-11 13:22:14)
标签:

教育

分类: 精品案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5960页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观察、比较、综合概括、判断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写有各学生学号的卡片和1100的自然数表,并在上课前分发给学生;112的数字卡片多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按能否被2整除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除了这种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按自然数的哪些特点把自然数进行分类?又怎样分?

——小组讨论后由各组学生汇报: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根据一个数约数的个数的特点来对自然数0除外,下同)进行分类。

板书:  自然数  (根据约数的个数分类)

    二、讨论、探究。

    1.实验:以11212个自然数为例,让学生分别把它们的约数列出来,并试把它们按约数的个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把11212个自然数全部约数填写出来。

3)这12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点?(都有1和它本身)

4)请小组代表到黑板将112的数字卡片分类进行分组排列,并说明按怎样的约数个数的特点分类排列。

2.分类:以上的按约数个数的特点分类的意见中,哪种方案比较好?

小组讨论后,全班学生用举手投票的方法将自然数分为三类:①只有两个约数的;②有两个以上约数的;③只有一个约数的。

有两个以上约数

只有一个约数(1

只有两个约数(1和它本身)

 

板书: 自然数 (根据约数的个数分类)

 

3.质数、合数。

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以上的三类数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4.总结: 自然数根据约数的个数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

 

有两个以上约数

只有一个约数(1

只有两个约数(1和它本身)

质数

合数

1

 

板书:自然数   (根据约数的个数分类)

   

5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课本60页例题)

17    22    29    35    37    87      

1)学生回答,教师分类板书。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3)指出分析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几种方法。

6.做一做: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课本60页)

7.活动:判断一下, 你的学号是一个质数还是一个合数。

你是怎样判断的?(教师随机抽查)

    三、游戏、活动。

1.活动。

全班学生站起来,2357号到讲台前,然后:

1号坐下;

⑵ 除2外,有约数2的坐下;

⑶ 除3外,有约数3的坐下;

⑷ 除5外,有约数5的坐下;

⑸ 除7外,有约数7的坐下。

师:这时还站着的同学(高举学号卡片)的学号都是什么数?

生:都是质数。

教师指出这叫筛选法,古希腊数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找质数的。(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2扑克游戏:四人小组内分发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J看作11点,Q看作12点,K看作13点),各人依次出牌,出牌时先讲牌面是几点,并属质数、合数和1中的哪一类数,然后把牌按类摆放,小组同学一起做小裁判。

3.分组竞赛:

1)找一找:发给每组一张写有1100的表格,让学生分组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在写有质数的格子内用符号表示出来,看哪一组找得准,找得快。

(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答案)

2)比一比:看谁在两分钟内写出的质数多。

(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200以内的所有质数,让学生自己与同组同学交换检查有没有写错的,然后比一比谁写的多,教师对写得多的学生给予表扬。)

4.根据题意在适当的地方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奇数

 

 

 

 

 

 

 

 

 

 

 

 

 

 

 

 

 

 

 

 

质数

 

 

 

 

 

 

 

 

 

 

 

 

 

 

 

 

 

 

 

 

偶数

 

 

 

 

 

 

 

 

 

 

 

 

 

 

 

 

 

 

 

 

合数

 

 

 

 

 

 

 

 

 

 

 

 

 

 

 

 

 

 

 

 

1)学生回答,投影演示答案。

2)从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指出其中的一些特点、关系)

5.质疑: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有没有最大的合数?

(材料:美国一位数学爱好者近日发现了已知最大的数,这个数共有7百万位数,可写成224036583次方减1。)

四、拓展延伸。

1.介绍歌德巴赫猜想。(录音)

歌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6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1)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2)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但200多年来还没有人能证明它的正确性,目前最佳的证明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发现的,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又是两个质数的乘积。这又称为陈氏定理。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1 + 2 ”。最终会由谁来攻克 “1 + 1 ”这个难题呢?

投影出示“歌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 都可写成两个奇质数的和。

让学生试一试举例说明。

2.课后你也可以举一个“猜想”并尝试举例说明吗?(:三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之和是合数。等)

3.思考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合数。

 

+

+

+

+

=

=

 

 


五、小结、下课。

1.小结:今天学了什么?请同学们谈谈感想。

2.下课安排:

①请学号质数的排一行,是合数的同学排一行,1号排哪里?

②如果老师按质数和合数的学号分两组进行拔河比赛,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按什么安排才合理?③按奇数和偶数重新排队:在现在的队列的基础上,为了使最少的人不受影响,哪条队为奇数队,哪条队为偶数队比较好?为什么?④请原来在质数队中属于偶数的同学请归到偶数队中(有哪些?几个?);请原来在合数队中属于奇数的同学请归到奇数队中(有哪些?多吗?)。

    学生列队离开教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