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
(2014-02-17 11:15:59)分类: 计划总结 |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开发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四、
课程目标
㈠ 课程总目标
通过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体验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数学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学会交际,学会展示,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㈡ 具体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其推理能力。
3.
解决问题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人际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
情感与态度方面: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课程实施
㈠ 课程内容的来源渠道
1.
社会生活中的数学。
2.
自然中的数学。
3.
学校生活中的数学。
4.
科学知识中的数学。
5.
家庭生活中的数学。
6.
学习互动中产生的数学。
7.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㈡ 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1.
常规的课堂教学。
2.
数学兴趣活动。
3.
奥数训练。
4.
数学实践活动。
5.
数学思维训练。
6.
数学课外阅读。
㈢
教材编写及要求
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数学校本课程的编写要与课堂教学或其他数学活动预案的编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体现出我校的校本课程规划的要求。从而通过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1.
教师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要与学校的整体计划一致;要有计划,有方案;要有落实,有反思;有记载,有物化的资料可查。
2.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训练思维。
3.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多角度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
改变课程观念,打破时空与教学范本的限制,以学生的参与、体验为主,尽可能地实现学科教学融合。
5.
教师要适时、适当、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言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水平,要避免盲目与无序训练。
六、校本课程的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