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国发现的磁和引力异常暗示秘密失踪的撞击陨石坑地点

(2023-08-22 08:54:31)
标签:

it

杂谈

在中国发现的磁和引力异常暗示秘密失踪的撞击陨石坑地点

撰稿人 David Bressan

Aug 21, 2023,08:56am EDT

SCIENCE

在中国发现的磁和引力异常暗示秘密失踪的撞击陨石坑地点

一颗流星随它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辉光。GETTY

玻殒石是在一个陨石撞击后由降落到地球的地面碎片形成的天然玻璃。基于它们的分布和化学成分,研究人员映射出了四大片地面玻殒石的散落领域。

北美玻殒石已经被与3500万年前的切萨皮克湾撞击陨石坑相关联,欧洲玻殒石与1500万年前的淖尔德灵格尔里斯相关联,象牙海岸玻殒石与100万年前的博肃穆退湖陨石坑相关联。

但形成最广泛散落领域的澳大拉西亚玻殒石陨石坑的源头迄今为止已经躲避了科学家。澳大拉西亚的玻殒石已经被在印度洋、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甚至南极洲发现。这有点一个地质的秘密,因为这个撞击的相对年轻的年龄------被估计大约80万年前------和大小------撞击一定已经留下了一个20公里宽的陨石坑------应该使这一事件容易的被探测的。

基于玻殒石的分布,大多数研究人员同意这个撞击一定已经发生在亚洲或印度尼西亚的某个地方。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从柬埔寨延伸到老挝的大型玄武岩高原全是一个撞击熔化的地球的最上层并将熔融液滴注入大气层高处的剩余部分。降落回并迅速的冷却,熔融液滴凝固来形成玻璃状的玻殒石。其他研究人员不同意,争论高原的一个火山起源。

应用从卫星得来的引力和磁数据,一项新的研究提出在中国西北部巴丹贾兰沙漠的地下存在一个大的撞击结构。因为沙漠中的沙丘有高度的移动性,这可以解释陨石坑怎样被如此快埋没并且躲过了更早期的探测。

磁数据似乎支持这种解释。按照这项研究,地下磁异常没有被随机分布,而是形成一种可能沿着陨石坑边缘的模式。

为了确认陨石的起源和结构的年龄,科学家们将需要从陨石坑内回收岩石样本。地质证据如仅在一个陨石撞击的极端条件下形成的矿物或特征性岩石断裂模式(如破碎锥)可以明确的证明撞击假说。

目前已知大约有200个陆地撞击坑。超过一半位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保存完好的撞击结构的年龄不到2亿年,小于5公里的结构大大的表现不足。观测到的陨石坑大小和年龄分布已经被后撞击过程偏差。侵蚀往往会迅速的摧毁或掩埋构造板块活跃区域中的陨石坑(尤其是更小的陨石坑),例如靠近断层带或海底。

研究"从引力和磁指标澳大利亚的玻陨石的形成(Formation of Australasian tektites from gravity and magnetic indicators" 被发表在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期刊上.

我(David Bressan)是一名自由地质学家,主要工作在东阿尔卑斯山。我于2007年毕业于一个研究永久冻土(即冻土)的项目..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idbressan/2023/08/21/magnetic-and-gravity-anomalies-found-in-china-hint-at-site-of-mysteriously-missing-impact-crater/?sh=390830a5a55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