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公开课】《精益创业》之五:精益创业的逻辑框架

(2019-01-28 16:25:35)
标签:

创新

创业

精益

分类: 创业公开课

精益创业的逻辑框架

 

精益创业的步骤:

【创业公开课】《精益创业》之五:精益创业的逻辑框架

1. 客户探索和客户检验是精益创业的起点,通过这种方法探索客户痛点,并定义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2. 客户检验阶段,对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进行科学的试错和验证。

3. 商业模式的放大和执行阶段,更多的是客户培养积累和组建公司及运营。

磨刀不误砍柴工,客户探索和客户检验就是磨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反复修改测试,直到可以确认我们的产品是有价值的,并且,可以快速增长,然后积累一定量的客户之后,才真的注册公司,开启公司运营的环节。

这个框架本身没有什么太高深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虽然精益创业听起来非常自然,但是很多创业者一到执行的时候就走偏了。就像那句话说的,道理我都懂,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精益创业的五项原则:

1.创业者无处不在。

你不一定非要在车库里折腾才算是创业。在我定义的创业企业中工作的任何人,都算得上是创业者。所谓的新创企业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为目的而设立的个人机构。这意味着创业者无处不在,而且精益创业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各行各业,在任何规模的公司,甚至是庞大的企业中。

这条原则界定了谁是创业者,不但包括目前已经在自己创业的创业者,还包括 “大企业里面的创业者”。也就是说,哪怕你是某某大公司里面的一员,掌握了精益创业的思维方式,条件具备的时候,你也可以“在大企业中创业”。

所以,不管你在做什么工作,都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理念,在任何岗位上你都可以成功“创业”。

2.创业即管理。

新创企业不仅代表了一种产品(的问世),更是一种机构制度,所以它需要某种新的管理方式,特别是要能应对极端不稳定的情况。事实上,我相信“创业企业家”应该是一个在所有现代企业中使用的头衔,因为企业未来的增长需要依靠创新。

这条切中了传统企业管理理论在企业创建阶段存在的理论和方法的不足,这个问题后面我们还会详细讲讲。

3.经证实的认知。

新创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产品、赚取金钱、服务顾客,它们的存在更是为了学习了解如何建立一种可持续的业务。创业者们可以通过频繁的实验检测其愿景的各个方面,这种认知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在创业初期,我们的 “宏伟计划”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演出来的,有经验的正确的会多一些,经验不足的错误会很多,我们不能自以为是的坚持,需要不断的在行动中设计各种各这样的方法去验证,经过验证后正确才是靠谱的。

4.开发—测量—认知。

新创企业的基本活动是把点子转化为产品,衡量顾客的反馈,然后认识到是应该改弦更张还是坚守不移。所有成功的新创企业的流程步骤都应该以加速这个反馈循环为宗旨。

这里的测量也是验证的意思,向前走一小步,验证一下,对了继续坚持,错了马上改正,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走错。快速的意思是,慢了我们就有可能掉队,这也是不可以的。只有保持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速度,我们的公司才能在正确的路上逐渐加速起飞,跑在别人的前面,成功的机会才比较大。

5.创新核算。

为了提高创业成果,并让创新者们负起相应责任,我们需要关注那些乏味的细枝末节:如何衡量进度,如何确定阶段性目标,以及如何优先分配工作。这需要为新创企业设计一套新的核算制度,让每个人都肩负职责。

这个原则提醒我们,要随时用正确的指标方法审核前进的进度。这也是很重要的,往往很多创业者只盯着增加了多少客户,做了多少业务,有了多少业绩等等表面的东西,不能及时发现团队运行中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创者也是重点和难点,但很多人在讲解的时候只注重认知循环,忽略了这部分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