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去了趟北京,主要是因为北京的一个侄子的儿子要结婚,邀请我去参加婚礼,我欣喜应允。虽以前也多次去过北京,可距我最后一次去北京也有八年了,很想看看北京的发展和变化,再者,也多年没有见过哥哥和嫂子他们了,很想与他们聊聊天拉拉家常。
在京期间,我看到了北京的新变化,同时也有了一些新印象。
北京的建设日新月异,变化太大、太快了。高楼比原来多了,道路比原来宽了。侄孙的婚礼是在国贸饭店举办的,我原想饭店就是一个单独的高楼,等到了一看,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国贸饭店竟是一片建筑,有饭店、写字楼、商务楼,很大的一片区域都叫国贸。嫂子居住的三里屯地区更是高楼林立,唯独她住的砖混结构的六层楼房,还有三、四栋在那里,四周被高楼包围着,原来周围的棚户区也没有了踪影,若不是侄子带路,让我一个人去找,根本就无法找到。途径西单和东单时,看到这两条著名的大街拓宽了,比原来宽敞了许多。
北京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了,老百姓的素质修养提高了。在京期间,我多次乘公交车外出,每次上车,就听到服务员说:哪位年轻人能不能少坐会儿,给老年人让个座儿。当我每次听到这种声音时,我都以敬佩和感激的眼光看着服务员,总有年轻人会给我让出座位,这时不光是我向年轻人表示感谢,服务员也连声说:谢谢啦,谢谢您。这种温馨的语言和亲切的举动,使我深深地感到北京在变,北京人在变。而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几乎已经绝迹了。
对北京的另一方面,我同时也深有感触,就是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这次在北京呆了十多天,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仅仅有二、三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灰蒙蒙的天空,(下面的几幅照片足以说明北京的天空状况)空气中还有股呛人的味道,大街上戴口罩的人和用纱巾包住头的人随处可见。听说造成北京空气污染的原因60%是人为的,我也赞同这种说法,到底人为的能构成多大比例我不敢断言,可四处开发建设、人满为患和汽车尾气必然会给北京的空气造成影响。再说北京的交通拥堵,短短的几公里路程,有时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我站在六里桥的高层上,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总能看到三环路上的车辆,不是停在那里不动就是行进的速度很慢,甚至可以说是在缓缓地挪动。据说北京周一至周五每天都要限制二个尾号车上街,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可这个措施是否解决问题了呢?我看,不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有北京人告诉我说,这个措施出来后,原来家庭有一辆车就够用了,现在就要买第二辆车了,只要挑选尾号不一样的就行了。试想,这个措施是不是更给北京的车辆数字带来激增的结果,交通依旧拥堵。
希望北京更新更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