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绘本教材的教学策略

(2018-04-08 15:14:50)
分类: 课外阅读

说明式叙事,只要老师认真理解绘本的设计意图,选择性地采用绘本中的教学暗示就可以。讲述式叙事中,道理叙事的使用也相对简单,除上述引导性领悟外,还可以请学生续写。绘本故事叙事则可以适用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下面就绘本故事叙事的教学策略提供些建议。

故事可以作为贯穿课堂的组织线索,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

贯穿整篇课文的绘本故事,多与课文的相应环节比较匹配,如本册第1 课中的《皮皮的故事》。在试教过程中,有教师就巧妙地将这个故事作为整节课的线索,先以故事的前两幅图导课,讲皮皮是只不爱整洁的小猪,它有哪些不爱整洁的表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和同伴身上,有哪些()整洁的表现与做法?教师对整洁的做法与表现进行肯定,明确不整洁的表现。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了解皮皮去做客的遭遇,并提问:为什么要整洁?学生结合故事与教材中的提示,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得出整洁会带来健康、会被人悦纳等。之后,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一边了解皮皮的转变,一边思考: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整洁呢?对学生整洁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策略性指导。最后,在解决了如何整洁的问题后,借助山羊伯伯的话,提醒学生要养成保持整洁的习惯,与教材中展示的生活中的一些困惑结合在一起,通过辨析,引导学生注意,要在生活中学会如何整洁。这样通过导入绘本情境将学生代入角色互动换位体验激发道德情感引领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把绘本故事的情节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用故事引起教育的话题和学生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故事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完成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设计,也可与很多其他的教学方式,如与小组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相结合;也可以放在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导入、结尾或者中间的深入部分。

如上述的开放式结尾的绘本故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写的教学活动,以考察学生的思维、态度的现状,明确他们所处的发展状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结合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分小组续编,然后进行交流,通过呈现多元的续编思路,使得课堂成为不同道德观与思路进行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多元思路的交流,明辨不同思路的问题与局限,形成同侪群体的教育力量。

故事可作为对正文的补充和拓展

这种情况,有些是对特殊学生群体生活的细致刻画,例如本册第13 课的《小布丁和小蝴蝶》。对于这些绘本故事,在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绘本创设情境绘本示范链接生活延伸拓展的流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第13 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但是,在班集体中仍然不可避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不敢或者不愿意主动与陌生人交往。该怎么办呢?本课的绘本故事《小布丁和小蝴蝶》正是指向这样的学生的故事,因而,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绘本故事进行延伸与拓展。

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绘本呈现生活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中的小朋友该怎么办。通过学生的交流,连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暴露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与想法,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指向对生活问题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故事可作为课外延伸或者学生自学的材料

对于拓展性内容的绘本故事,教师可以根据绘本与学生生活情况的相关程度,引导学生自行阅读。例如,第5 课的《风的朋友》就属于课堂教学的延伸性内容。如果教学内容比较多,可以让孩子课下进行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