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思维潜能训练”--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
(2017-03-29 00:04:15)分类: 教研日志 |
3月27-28日,有幸来北京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会,聆听实验老师、校长、所长及课题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汇报、解读、报告,多维度对“益智器具”的使用进行了展示、解说。两天的会议,头脑风暴般的培训,直接颠覆了我对“思维潜能训练”的认识。
“思维潜能训练”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前身,曾经,这所学校是这一课题的日照主力军,就在合并前的暑假,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课题成果展示。因为学校移交,器具全部接手,可对于这一课题的情形却完全无知,了解相关人员,得到的都是无限的排斥与太多的无知,所以,对于这些器具,几乎当成了累赘,如果不是有刘校长的坚持与校本课程,器具即成堆积物。刘校长曾邀请课题组成员专家对老师们进行过全员专题培训,可是,几位的介绍并不到位,在我的意识里,就是推介器具。期间,当地的负责人也曾多次到学校联系过此课题,但对于我来说,就是懵懵懂懂,所以,虽然让数学老师的校本课程几乎开齐了这一项目,可指导时并没有任何的技术。时间一晃就是近三年。
而这次,对它终于有了清析而准确的认识:首先,它已经更名为“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其次,这是当前最值得推进的课题研究,甚至它的推进应当是当务之急。
变化之所以如此巨大,源于这次会议。本次会议,共听取了7节“益智器具”课,参观了实验示范学校北京市朝阳区楼梓庄中心小学“益智器具”全方位展示,聆听了三所实验示范学校、实验区的经验介绍,及课题开题报告解读、课题总负责人的专题讲座……丰富的内容、专业的推介,让与会的每一位人员对于本课题均有了深入的认识。而彻底颠覆我的认识的,是课题总负责人张敬培的专题培训。
张老师从当今科技的发展入手,从人的价值、人脑的发展谈起,给我们的第一信号是,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而张老师就是这时代的引领者;接下来他的一席侃侃而谈,让我们全面认识“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同时,更认识了思考力之于人类、教育的重要意义。
张老师是独特的,是有情怀的教育家!
一、他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罗胖跨年演讲、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人机对战、人脑发展、机器人主持人……这许许多多的现代词汇,彰显着张老师超时代的眼界。
二、他是好学、有情怀的教育家
报告中,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还推荐了哈佛大学医学教授最新作品《运动改造大脑》,清华大学《创新思维训练手册――脑操》等书籍及美国电影《盗墓空间》,充分证明了终身学习之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的言谈中,始终流露的是造福孩子、胸怀天下的情怀。他是有情怀的教育家。
三、他科学的分析深入人心
他说,体育老师是聪明的:体育老师的运动技能,都是空间思维的作用。足球踢得好的人,一定是空间思维特别敏锐的人。中国人的足球之所以踢不羸,因为所受的教育都是知识性教育,从小思维被限制了。说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责任。他说,德与思维有密切关系,思维好的人,德必不差;只有感性的、情绪化的人容易出问题,因为思维训练是规则下的训练。他说,数学的最高境界是思维训练,数学应该向两头延伸,一头是生活,一头是大脑思维,这是黄金上的钻石……他的分析深入头脑。
四、益智器具是训练思维的。
的确,益智器具本身的六大类80款,都是思维训练的最佳选择。既是训练思维,自然,这一课题的可行、可靠毫无疑问,而且,推行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训应当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我不是迷信者。听取了张老师的讲座,真的是颠覆了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回去后,我们将深度投入这一课题研究。很庆幸有缘结识这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