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案例分析
(2015-06-16 08:19: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学生利用日历探究,并交流,教师板书:
爸爸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妈妈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是12和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然后再解决问题,引出概念。
师:读一读爸爸的休息日,说说这些数有什么特点?(生谈论略)
师:对,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老师顺势把板书中的“爸爸的休息日”改成了“4的倍数”。)4的倍数还有吗?有多少个?(学生举例,教师在4的倍数后面添上了省略号。)
接着,师生一起从妈妈的休息日“引出6的倍数”
师:爸爸妈妈共同的休息日12、24等和4的倍数、6的倍数有什么关系?
生1:这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生2:这些数是4和6共有的倍数。
师:我们就把它叫做4和6的公倍数。(把板书中的“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改为“4和6的公倍数”。)
师:我们就把它叫做4和6的公倍数。(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后面添上省略号。)
师:这“其中最早的一天”,就是4和6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把板书中“其中最早的一天”改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师:4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教师出示集合图,组织学生交流各部分应该填什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