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涂洋村简介


标签:
万千英镇涂洋二四方丰顺东文化 |
分类: 徽州文化 |
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涂洋村简介
涂洋旧称“涂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从潮州府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3都,取普遍安宁之意首建置普安县(即今广东省普宁市),涂洋即属当时的黄坑都;至万历十年(1582年),将普安县改称普宁县,又将普宁县洋乌、戎水2都划归潮阳县管辖,涂洋仍属普宁县管辖;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治由戎水贵屿(当时县治仍驻于潮阳县)迁于黄坑厚屿(今洪阳镇),涂洋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移民入户,清雍正十年(1732年)广东巡抚杨文乾奉旨批文将潮阳县戎水都170个村、贵山都西半部93个村以及洋乌都尾段45个村划归普宁县管辖,清朝有六仁涂洋乡;从清朝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涂洋或自立为乡或并入梅塘乡,1958年随梅塘乡并入里湖公社,1960年梅塘从里湖公社析出,涂洋属梅塘公社,80年代中期梅塘建镇,涂洋是为梅塘第一乡,后涂洋分别经历管区、村委会、居委会几次行政改称,2007年随着“普宁崛起”口号的提出,涂洋开始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的普宁市区规划中提出了,涂洋全境(梅塘东部)被纳入新的普宁市区,是为“石桥头—军埠—下架山—占陇—主城区—涂洋—梅塘—里湖”这一东西主轴的组成部分!
http://d.hiphotos.baidu.com/baike/s=250/sign=d99b0a0fb912c8fcb0f3f1c8cc0392b4/024f78f0f736afc3d221474ab319ebc4b74512eb.jpg
本地户口姓氏结构方面:梅塘经过几百年的入住迁移,现今有方、王、李、林、曾、张、等11姓其中以方最大,约占本村人口1/2,这一支方姓便是入主潮汕地区的四支方氏中的其中一支,系潮安仙庭方氏派之后。涂洋卫星图
涂洋人民勤奋善良,有方玉坤先生,李跃进先生等慈善人士曾获“铁山兰奖”;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涂洋人民曾为灾区人民捐款数十万,
另附潮汕方氏迁移始末:
方姓来源主要有两支:一支源出姬姓。周宣王时,南方荆人不听从周朝的号令,周宣王便派大将姬寰去征伐。姬寰,字方叔,是周朝的元老,德高望重。此次他奉命
征讨荆国,由于指挥得当,周军势如破竹,一路取得胜利。很快就迫使荆人投降,平息了南方的叛乱。为了表彰姬寰的功绩,周宣王赐他的子孙以其字“方叔”的第一个字为姓,即方姓。后来,姬寰的子孙便以方为姓。其二是说远古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有个叫榆罔的人,其帮助黄帝伐蚩尤有功,于是黄帝就将他的儿子雷封于方山。雷的后代便以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方。
四方拓潮
潮汕方氏,其源出福建莆田。方姓在潮汕的蕃衍流布,主要有四支。
一是普宁洪阳濂溪派系。普宁洪阳濂溪派系的始祖是方瑶,字伯玉,号濂溪。宋建中靖国(1101)隐君子,世居福建莆田。方瑶一家为福建莆田的大家望族,因有显爵而被授诸生。方瑶少年就才华过人,其诗文甲于同流。然因金国入侵,兵荒马乱,方瑶虽有才华但无心仕途,而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后偕昆弟游潮汕三邑,途经潮阳厚屿(今普宁洪阳)时,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便携家眷来厚屿安家落户。后来,其子孙便在厚屿(洪阳一带)衍殖,明弘治元年(1488)方瑶第6代裔孙方清隐由厚屿迁居潮阳洋乌都仙港(今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仙港村),是以潮阳部分方姓乃方瑶之后,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朝政府从潮阳县西境析出洋乌、戎水、黄坑3都,取“普遍安宁”之意首建置普安县,初始县治设于戎水都(今汕头市潮南区贵屿镇境内)。至万历十年(1582年),将普安县改称普宁县,又将普宁县洋乌、戎水2都划归潮阳县管辖,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治迁于厚屿(今洪阳镇),洪阳,这座潮汕古镇、普宁(中国人口第一县)老县城便成了中国方氏第一镇,而在往后的400多年里洪阳方氏后裔分别到、大长陇乡(在今军埠镇镇区,占陇镇、石桥头之南;下架山以东)等地开基创业。此系人口繁衍至今已逾20万(海内外),而方遥之后可谓人才济济,有清朝两广水师提督方耀、新中国第一代华侨领袖方方,“潮剧名丑”方展荣--
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220/sign=73c5efd37cd98d1072d40b33113fb807/b2de9c82d158ccbf3199cc1519d8bc3eb13541f3.jpg
二是潮安仙庭方氏派系。潮安仙庭方氏派系之开基祖为方动。方动原居福建莆田刺桐巷,是刺桐巷开基祖方叔的第九代裔孙。南宋绍兴年间(约1150),其兄方渐来潮为官海阳县尉。方动便随兄赴任。后方渐改知梅州,方动并未随兄去梅州,而是在潮安居下来,并创乡于海阳县登云都沙埕(今潮安县浮洋镇仙庭乡)。创乡至今已近900年,世代蕃衍,传至今已30代。其中潮安县浮洋镇木井、陇头;庵埠竹围和内文方厝;江东镇樟厝洲;磷溪田厝;潮州市内及东津;普宁涂洋乡;澄海信宁及外砂;汕头陈厝合方厝陇;丰顺东皆系方动之后裔。此系之后可谓遍居潮汕(这个潮汕不单指一般意义上的粤东临海,而应是指那句“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普宁—梅塘—涂洋
三是惠来方氏派系。创始人为方骥之。方骥之为福建莆田人,于宋代淳熙十年(1183)授潮阳县丞,不久调任东莞。在往东莞赴任途中突遇盗寇而不幸逝世。因方骥之生前为官清廉,无钱护柩归里,只得就地安葬。其子遂就近择地而居,落籍于潮阳丰欢乡之惠来。明代期间,其裔孙方平野由惠来迁创于潮阳隆井都溪尾(今潮阳沙陇镇石坑);清康熙(1662-1722)年间,方骥之裔孙方玉池由惠来赤澳迁创于黄陇都美林村(今两英镇美林),今日惠来是为中国方氏人口第一县。
四是揭东登岗涵涛方氏派系。其始祖为方真,字仁,于南宋理宗六年(1233),为避战乱由福建莆田涵江来揭邑,卜居于揭邑桃都溪围涵涛(今登岗镇涵涛村)。为不忘渊源根系,村名第一字取原“涵”字,第二字取有江必有涛之意,。江涛兴发奔腾,意为子孙世世代代长盛不衰。清嘉庆十三年(1809),方真第14代裔孙方卢仕由涵涛迁创于潮安浮洋镇南门桥村(今刘厝村)。除上述四支主要流派之外,还有不少方氏派系。如揭东县登岗镇方坑村方氏。其始祖为方桃溪,于南宋年间经商入潮途经此地,看到方坑地理环境优美。既有山又有水,群山连绵,形态万千,遂携家眷由福建莆田来此定居创业。
前一篇:外郎名人——方化南的生平传说
后一篇:[转载]古迹处处的丹灶孔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