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备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备课
(2012-11-13 14:03:38)
第七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单元主题图,通过学生喜爱的“游乐园”情境,出示五个与分数学习有关的小情境,来展示本单元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后面一些例题的情境也是从主题图抽取出来的,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者创设一些更加适合儿童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给出分数的概念后,即刻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题: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91-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纸片。
一、情境创设 生成问题
由小明的数学日记引入:中秋节,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8个月饼我们平均每人分几个月饼呢?(2个)其中有一个水果馅的月饼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该怎么写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②交流: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1、认识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说说为什么重要?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也可让学生各自拿出圆片演示)。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1/2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分”三个字?
(全班同学自由读表示1/2意思的这句话,要求重要字词重读。)
2、折1/2
学生用圆形纸片折1/2
三 巩固应用
回顾周记:小明和哥哥分一个水果馅月饼,分完之后又想到了爸爸妈妈也能吃到这个水果馅的月饼,那应该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呢?(4份)那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一。(1/4)
5、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圆形的1/4?并上色。
(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6、学生自由创造更多的几分之一
四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分数,像1/2、1/4、1/5、1/8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一个新朋友。课下请同学们自己用纸折一折,用笔画一画,多多了解我们这个新的朋友。
第二课时
课题:比较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例3,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难点: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若干纸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投影,回答分数(图形略)
1/2
二、探究新知。
出示1/2,1/3
1、
2、
3、
4、
5、
三、理解1米的二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米,也就是5分米。
四、练习。
1、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生做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3题。
3、小结: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基本方法。
五、
1、
1/3读作
2、
1/2(
1/9(
一、
第三课时
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5页的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三个圆片、4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圆,把它平均分成4份。
2、你将圆平均分成了几份?涂了其中几份?你会表示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四分之三。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涂的部分,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思。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
(3)学习其他分数,看书完成做一做的1、2。
(4)小结:像3/4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分数,那么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4、师生小结:总结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95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的4、5、6、7。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设计:
1、我会写。
五分之一写作
三分之二写作
3、
六、
3/4
第四课时
课题:比较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例6,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二的6题。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难点: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若干纸片。
活动过程:
一、
二、
1、
(1) 拿出两圆形纸片,分别折出它的1/4和3/4涂上颜色。
选一生作业投影。
(2) 观察比较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3) 汇报交流,得出结果。
(4) 做好小结,3/4>1/4
(5) 出示例6,小组内讨论解决2/5(
你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为什么?
2、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师生小结:总结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
引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二的6题。
四、
五、
第五课时
课题:简单的分数加法
教学内容:课本P99例1,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教学目标:
学会初步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填空
5/6是5个(
7个1/8是(
二、
1、
孙悟空摘了一个大桃,猪八戒吃了这个桃的2/5,沙和尚吃了这个桃的1/5。
让学生提出问题
2、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探讨算法
总结算法。
三、
1、
2、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设计:
我会计算。
1/3+1/3=
3/7+4/7
六、
2/5+1/5=3/5
第六课时
课题:简单的分数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99,例2、3,练习二十三2-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减法的算理,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减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减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纸片。
教学方法:类推法、讲授法等。
活动过程:
一、
直接说出得数。
二、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小白兔买了9/10米的花布,做衣服用了6/10米,还剩多少米?
(2)这道题求什么问题?
应用什么方法解决?
(3)怎样列式?
9/10表示()个1/10,6/10表示()个1/10。
9个1/10减去6个1/10还剩几个1/10?
(4)试一试,5/7-3/7
2、教学例4
(1)
(2)
(3)通过分组讨论,列出算式。组织学生讨论,汇报时强调“1”可以看作多少?
1-3/8=8/8-3/8=5/8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1、2题。
四、作业练习。
教科书第102页的4、6、7、8题。
五、
9/10- 6/10=3/10(米)
答:还剩3/10米。
1-3/8=8/8-3/8=5/8
想:8个1/8减3个1/8是5个1/8
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第102-103的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分数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理解与掌握。
2、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大小的比较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用具:课件、计算机、实物投影、纸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分类整理。
学生操作:用正方形纸表示分数。
学生展示。
针对性练习。说出用正方形纸所表示的分数。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
1、合作学习:继续利用刚才的正方形纸,同桌之间进行比较,哪位同学表示出的分数大?为什么?
2.能力拓展:用正方形纸表示的分数较小的同学,如果想使自己表示出的分数变大,可以怎么办?
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 小组合作编题。
(2) 汇报。
(3) 针对性练习:第103第10题。
四、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