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潜能开发校本课程纲要
(2016-03-07 14:56:2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课程 |
一、一般项目
1、课程名称:思维潜能开发—顿悟拓扑及规划运筹类类
2、实施教师:汪莉芹
3、课程类型:蓝色科技类
4、课时:一学期 ,共18课时
5、开设对象 : 3—5年级学生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熟练操作顿悟拓扑类的游戏器具,初步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让孩子们受到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
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把原有的图形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图形。将游戏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等量代换等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比较、拼摆,反复尝试、评价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敢于突破定势思维,寻求新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的拼摆和重新组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大脑,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突破常规和定势、寻求发散思维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
奇思妙想创意坊第二学期教学内容
周次 |
课序 |
教学内容 |
课型 |
实施要求 |
1 |
1 |
五连方 |
交流课 |
认识器具 |
2 |
1 |
|
交流课 |
理解规则、目标 |
3 |
1 |
五连方 |
探究课 |
尝试拼摆 |
4 |
1 |
五连方 |
展示课 |
熟练拼摆 |
5 |
2 |
鲁班锁 |
交流课 |
认识器具、规则、目标 |
6 |
2 |
鲁班锁 |
探究课 |
尝试拆开并重新组装起来 |
7 |
2 |
鲁班锁 |
展示课 |
拆、拼比赛,交流体会 |
8 |
3 |
巧放圆形 |
交流课 |
认识器具、理解规则、策略 |
9 |
3 |
巧放圆形 |
探究课 |
尝试拼摆 |
10 |
3 |
巧放圆形 |
探究课 |
练习多种拼摆方法并熟练拼摆 |
11 |
3 |
巧放圆形 |
展示课 |
|
12 |
|
鲁班三通 |
交流课 |
认识器具、规则、目标 |
13 |
4 |
鲁班三通 |
探究课 |
尝试拆开并重新组装起来 |
14 |
4 |
鲁班三通 |
展示课 |
拆、装比赛 |
15 |
5 |
神龙摆尾 |
交流课 |
认识器具、理解规则、目标 |
16 |
5 |
神龙摆尾 |
探究课 |
尝试拆开并重新组装 |
17 |
5 |
神龙摆尾 |
探究课 |
|
18 |
5 |
神龙摆尾 |
展示课 |
展示多种组装方法及速度 |
四、课程实施
(一)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比较自由、丰富,还没形成一些定势的东西,开展这类游戏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孩子们平时就很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摆弄一些学具,所以便于教师操作课堂的活动过程。
(二)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游戏器具。借鉴前几个学期老师们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力求让参加的孩子们都能在动手中提高智慧,在玩乐间拓展思维。
(三)成果展示形式:现场展示每款游戏的操作。
效果:学生边操作、边口述、边思考,达到手、口、脑的并用。
五、课程评价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
1、
2、 |
|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
考核方式 |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教师评价与学校的评价相结合。 |
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
1、现场展示每款游戏的操作,学生边操作、边口述、边思考,达到手、口、脑的并用。2、评价量表的使用。
|
|
学生达标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