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解决问题》例题9的教学反思
(2015-10-13 14:06: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阅读与理解:“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
分析与解答: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如果只用2吨的车,正好运4次”
回顾与反思:“检验一下,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答:派车方案1和4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教师教学用书》在第74页对本实际问题进行了说明:编写意图(3)呈现完整的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商 榷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本题在“分析与解答”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实 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帮助学生分析并理解题意。如:现实生活中大载质量的车,大面额的钞票,多座位的轮船(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的便利(特殊情况除外)。所以不应单单考虑“如果只用2吨的车,正好4次”,作为此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这样设计有点“顾此失彼”,脱离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考虑用3吨的大货车来运煤,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就像在生活中,需要付比较大的一笔钱,应先想到要用大面额钞票;有多个人坐船 (车),首先选用多座位的轮船(车)一样,等等。
建议一,根据原实际问题解答如下;“如果全部用3吨的大货车,最多需要运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