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放圆形》教案(共3课时)

(2015-03-30 07:27:22)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课程

第1课时  认识器具  了解起源

一、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玩“巧放圆形”的游戏,体会方中有圆,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达到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巧放圆形”,使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相似和投影,锻炼学生的规划能力、运筹能力。

2、在探索如何放圆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匹配能力。

3、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动手操作中学会挑战思维定势,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形成缜密思考的品质。

4、让学生走进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建构可实现的构造思维。

游戏规则:

将全部木块放入盒中方框内,不得重叠、交叉。

游戏策略:

13个梯形木块,每块均有2个直角,2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也是有2个直角的梯形。

2、打破思维定势(圆中有圆),实现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方中有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题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巧放圆形(第1课时)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谈话: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和司马光一样聪明的孩子?

谈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新游戏“巧放圆形,做个聪明的孩子吧!

第2课时   了解游戏规则、目标和玩法

一、介绍游戏玩法

一生介绍“巧放圆形的游戏规则:“巧放圆形盒中木框内由三个梯形、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要认真观察,将木块放入盒中方框内。

1)、从盒中倒出全部木块,拼一拼,摆一摆,将除圆形木块之外的五个木块放回盒中方框内;

2)、将全部木块放入盒中方框内.

师:刚才这位同学介绍了游戏的玩法,谁再来说一说?

二、强调游戏规则

:谁还能补充一下?

预设生:器物不得重叠、交叉。

三、引导探究,尝试游戏

师:现在同位再把游戏规则说一说。师巡视。

师:大家都知道这款游戏怎么玩了吧?

谈话:大家已经了解了“巧放圆形”这款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动手试试吧。在玩的过程中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能够边探究,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

1、动手操作

1)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指导,强调游戏规则。

2)小组内成员交流感受。

3)再次操作,尝试突破。

 

第3课时   探究交流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同位再把游戏规则说一说。师巡视。

师:大家都知道这款游戏怎么玩了吧?

谈话:大家已经了解了“巧放圆形”这款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动手试试吧。在玩的过程中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能够边探究,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

一、动手操作

1)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指导,强调游戏规则。

2)小组内成员交流感受。

3)再次操作,尝试突破。

二、交流反馈

谈话: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或想法?

预设:

1:我觉得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是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法完成任务。

师评价:是呀!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玩游戏也不例外。在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精神。

2:我认为不一定非要圆中有圆,也可以方中有圆,应该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

师评价:这就是这个游戏的关键。你真了不起!

3:听你这么说,我觉得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谈话:好,现在请大家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再玩一玩吧!

 三、自主建构

谈话:你们经历了小组讨论,回忆一下整个游戏的历程,你有什么收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涉及到哪些游戏规则?

预设:

1:老师,我发现盒中一共有3个梯形,每块都有2个直角,2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也是有2个直角的梯形。

2:我发现在游戏中必须将全部木块放入盒中方框内,不得重叠、交叉。

师评价: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是游戏的一个关键。这就是数学上转化的思想方法。

3:老师,我认为玩“巧放圆形”,必须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才能实现“方中有圆”。

师板书:逆向思维、多向思维

4:我同意这个观点,

师评价:是呀!有时候我们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顺向思维不行,可以逆向思维。

四、评价激励,拓展延伸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1:老师,我很开心。通过玩“巧放圆形”这个游戏,我学会了有序操作。

2:老师,通过玩这个游戏,还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

师板书:观察能力

3:我同意   的观点,我还有更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我的规划能力。

师板书:规划能力

4:通过玩游戏,知道有时候我们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顺向思维不行,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来解决问题。

5:我同意这个观点。现在我对思维训练课更有兴趣了。

师评价:这个游戏不仅使同学们学会了“巧放圆形”,锻炼了大家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且养成了有序的操作习惯,还培养了我们逆向思维的能力。课后,你们可以继续拼摆,把你在玩游戏时想到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