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Module 2 Unit 1There's Chinese dancing
(2014-09-09 15:43:55)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这一目标,以及本册教材的特点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目标:
(1)四会单词:miss
(2)句型:There’s
There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生活交际,利用这一句型描述生活中的物品。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游戏学生能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能敢于、乐于、善于开口讲英语,积极参与交流,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比较充分地运用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考虑了新课标下的学生特点,强调了学生共同合作,参与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听说读写单词词组(miss
2、教学难点是通过这一句型描述图片及事物.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达到发展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到达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本堂课借助flash让孩子们很有兴趣地熟读课文;借助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本科的知识点。在整个教学中,注意师生的互动,在唱-游戏-讨论-展示等活动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活动学习法、任务教学法等方法,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对小组整体和个人同时评价。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单词卡片、奖品(贴画)。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
1、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复习旧知,培养自信。
首先小组内合作利用单词卡片复习本模块的单词,并有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记忆单词。然后看大屏幕,回答问题:Where’s
Houston?
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渲染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而且渗透了小组合作的思想。
(二)课文学习。
1、导入。出示一张唐人街的图片,问:Do you know where it is ?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请学生回答你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对唐人街有所了解,肯定他们的发言和大胆尝试。对学生说:“Daming现在在美国表兄的家里,他正在给家人发送email。他想念家人吗?他今天了解到了关于美国的什么情况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学过今天的课文。我们要试着使用这些语言介绍一个我们自己去过的有趣的地方.”
2、看动画,听录音。认真听Daming 和Simon 之间的对话,然后判断大明是否想念中国,为什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回答。通过第一遍录音学生们可以了解课文大意。
3、再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划出文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和疑难点,然后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由小组代表把找出的重难点分类写在黑板上。逐一解决。最后看大屏幕老师的汇总,加深记忆。
4、听录音并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划出文中的“There is / There are…”.大屏幕上会显示这三个句子,让学生们认真观察这三个句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小组讨论、展示,学生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发现“There be”这个语法点,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总结引出了“There be”语法点,能够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5、再次听录音跟读,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听读完毕,学生们进行小组内读课文,先由小组长指导,然后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进行展示。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对小组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
(三)拓展巩固
1、歌曲“There’s a Great Wall in China”.大屏幕上显示一张长城的图片,要求学生们用“There is / There are…”进行描述。然后学唱There’s a Great Wall in China”缓解一下学习的疲劳,并能巩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2、PK赛。小组内讨论如何用“There is / There are…”描述教室里的物品。然后进行PK,看哪个小组描述的又多又准。
(四)总结
总结本模块的关键点。特别注意“There is / There are…”的区别,并能在课后运用它们描述见到的事物。看一下评价表,找出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并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五)作业
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bedroom,然后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