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兰溪夏李村

标签:
旅游 |
游兰溪夏李村
夏李村位于兰溪市西部孟湖乡(现为永昌街道),是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美学家李渔的故乡。李渔字谪凡,号笠翁,著有《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被后人誉为“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
时过秋分,正是出行好时光,我约上知己,驾车去夏李村玩。走的是“330国道”,来到兰溪永昌镇左转,改走“永游线”(永昌至游埠)即到。
距夏李村百米,紧贴永游公路,有座四柱重檐青石砌牌坊,高高的横梁刻着“李渔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牌坊对面,跨国公路,就是中国十大著名凉亭之一“且停亭”。它始建明崇祯末,是李渔亲自倡建的一座过路凉亭,亭共两间,长6米,宽3.4米,脊高4.1米,硬山顶,小开间。凉亭南北两端墙圆拱门洞开,门额上有李渔亲题“且停亭”三字。亭外有块水泥制碑,碑文是“重修且停亭碑记”。
进入凉亭,只见石柱上的楹联亦为李渔手迹:“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凉亭西侧建有“十济庵”,亭庵有门相通。
进入夏李村,我们首先来到李渔雕像前。只见李渔身穿长大褂,高达二米,加上底座一米,整个塑像高达三米有余。底座上刻有“李渔(1611-1680)”等字。雕像后面有一堵,长十数米,高三米的照壁,照壁上是“李渔故里—夏李村故迹遗存简介”。
照壁背面是口水塘,水塘对面,正沿着水塘边,在建造仿古木结构的长廊。
接着,我们来到“永公堂”,俗称四分厅,也叫“祖厅”。它坐东朝西,三进两明堂,厅面阔三开间,约十四米,厅纵进深三十五米,建筑面积约五百平方米,正门额题“本源重地”四字。外观马头墙,硬山顶,气势宏伟壮观,据说是夏李村唯一保存完好的厅堂建筑。
我们来到“永公堂”侧门,门额上书“积德荣昌”四个繁体字,跨进门只见前进置有木结构的戏台,后进为堂楼,现为村里的老年活动室。高高的梁上悬挂一匾额“思廉堂”,厅中竖着屏风,上面有“《故事兰溪》电视栏目剧开机仪式”,估计这里曾拍过电视。
中厅(中进)梁上有陈永源题写的“永公堂”匾额,厅中摆有“八仙桌”和“四尺凳”,供村中老年人打牌、麻将等娱乐用。另外,前进、中进及戏台上,搭满帐篷,开始还以为有驴友在这里宿营,还是友人眼尖,说这些宿营者是打工的,从这些人携带的行李中看出。后来一打听,果然是缙云舞剧团在村里演戏,住宿这里。
来到李渔故居,让人大失所望,除了大门上方挂着“李渔祖居”外,里面什么也没有,李渔地下有知,恐怕会有我一样的心情。
村中有新建U字形长廊,取名为“仙侣廊”,李渔早年叫仙侣。
村民广场搭着大棚,请来缙云婺剧团来助兴,有村民告诉说是庆祝李渔生日。估计下午才有演出。
夏李村有九大遗址:分别是大士宫、李渔坝、晏公庙、太公堂、万三太公墓、且停亭、李渔故居-伊园、李氏大宗祠、伊山后石坪-堰坑。我们只游了“且停亭”、“太公堂”两处,其余七处,有的是我们没找到,有的已被毁,特将简介摘录如下:
大士宫,位于夏李村之西南,杨店自然村村口,乃为观音大士而建。坐南朝北,建有前殿、正殿、后殿共三殿。前殿山门额题“大士宫”三字,山门外有“青莲井”一口,泉极甘冽,汲之不竭。正殿前隙地豫樟古木,树荫苍郁,烈日不侵,故其重檐榜题“清凉界”三字。据宗谱记载,宫建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建国初土改时,后殿及边屋分给村民用作民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宫的前殿,庑屋部分倒塌,现仅存部分正殿及偏屋,青莲井仍保存完好。
李氏大宗祠,俗称大祠堂,位于夏李村之南,山溪之滨。宗祠坐东朝西,通面宽42米,纵进深72米,总面积3024平方米,从祠门中轴线起,依次为外门楼、内门楼、天井、中央厅、天井、寝室(后厅)、祠两侧为庑屋,总计祠屋40余间,是该村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公共建筑,祠前建有“节孝”青石牌楼一座。宗祠始建明隆庆二年(1568年),门楼部分于上世纪40年代先后倒塌,寝室、后厅等于70年代倒坍,青石牌楼于1976年造道士水坝时被拆除,现仅存遗址。
李渔故居—伊园,又称伊园别业,位于夏李村北面约200米处的伊山之麓,伊山头自然村之西。园坐北朝南,背靠伊山,面临清流,面积约3亩,是明末清初李渔在故乡精心构筑的一座集园林、游乐、居住为一体的建筑。始建清顺治初,嘉庆年间,伊园随岁月沧桑而渐行湮没。现伊园部分围墙、管理用房已经修复,不久,伊园昔日的风光将会重现世人面前。
晏公庙,最初建在距夏李村西北约700米处龙门山只麓,据宗谱记载,庙始建明洪武年间,为李渔高祖兄弟所建,后多次易址,几建几毁,现遗址已为农地。
李渔坝,俗称下石坪,位于夏李村西北约700米的龙门山之麓,三八水库(晏公庙旧址)右首。坝坪长20米,(排水口为11米),宽3.7米,高4.5米,系红条石砌筑,与堰坑相配套。坪坝始筑于明代,清顺治初,李渔率村民,对下石坪等坪坝进行修复加固和堰坑的疏浚,使村上的水利条件大为改善。1989年12月被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易名为李渔坝。
其实,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是看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江南》戏文传奇中的“快活人李渔”这个节目才得知历史有李渔这个人的。并了解的他是明清时期的戏曲大师,一生失意仕途,畅游于红尘,是生活艺术家,被后人称为“快活人李渔”。且知道他的故乡就在我们金华兰溪夏李村,才有今天一游的。我愿学李渔,做一个快活人。
行者
201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