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城隍廟

标签:
旅游 |
记金华城隍廟
不少金华人,知道市区有八咏楼、侍王府,不一定知道还有一座城隍廟。它位于金华市区明月街和马路里交界处,它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重修的,2003-2004年又再次大修过,整个建筑显得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上午,我来到“金华城隍廟”,因这里是金华市中心区域,附近又是金华地区最大的医院—金华中心医院,廟前的小广场早已停满了汽车。只见“城隍廟”面宽五间,大门口蹲了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因狮子是兽中之王,古时在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摆放一对石狮子,一可以显示尊贵和威严,二可以驱除邪恶、三能镇宅护卫。除了石狮子外,大门口左右还有一对石鼓,一看就是古代的衙门。
大门上方有一块宏大的匾额,上书“金华府城隍廟”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原中国文物局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吕济民题写的。门外方石柱上有一付楹联,左联是“赏罚无私八婺人民提总握”,右联是“鉴观有赫一生祸福大关头”。楹联是用隶体书写的。
为什么要叫“金华府城隍廟”呐?回想去过的“孝顺城隍廟”、“汤溪城隍廟”,它要加个“府”字。我想原因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便格外敬重。在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规定了城隍分为“都”、“府”、“州”、“县”四级。而“孝顺”“汤溪”原来都是县治,金华是府,所以它的城隍规格比孝顺、汤溪的城隍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金华的城隍老爷官比孝顺、汤溪的城隍爷的官大。
金华府城隍廟是院落式组群建筑,据说占地面积为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0平方米。共有三进,依次为门厅、戏台、和正厅,左右廊庑十二楹,又厢房十一间。整个建筑群的屋顶均为硬山顶,梁、枋、牛腿等木构件雕。大门进去是第一进,也就是门厅,并不收费,供游人免费参观。和大门右侧平行建有“文武官厅”和“公輸仙师廟”(也就是鲁班仙师廟)。门厅宽五间屋,除了柱子空无一物。
门厅和第二进之间是宽大的天井,走过天井,但见第二进也是五间开阔,两侧各有厢房三间。第二进石柱上也有一付楹联,内容是“理数总难逃经过关节重重方见高堂慈父母,鉴观毫不爽叠著威灵赫赫咸钦阖属大恲懞”。再进去才知道,第二进最中间这间原来是凸字形戏台,戏台是歇山顶建筑,正面朝第三进。戏台两边的立柱分别题有:“能道俗情勿遗聪听,急须猛醒莫太认真”的楹联。戏台约有一人高,是木结构,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硬木。登戏台要上十一级台阶,站在古戏台上,迎面就是第三进也就是正殿,威武的城隍老爷端坐大厅中央。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的院子更大,估计可容纳数千人。
来到正殿前,只见大门石柱上对联说得好,“郭貌重新绛节碧幢恩下九天赐綸缡,年歌大有春祈秋报欢腾八婺荐馨香”。奇怪的是金华府的城隍老爷供的是那个菩萨,我问工作人员、问香客,都没人知道,网上查查也没结果。记得孝顺城隍爷是朱元璋的叔叔朱秀,汤溪的城隍爷是汤溪首任县观宋约。有谁告诉我金华的城隍老爷是谁?正殿除了供奉城隍菩萨外,左右各有五个塑像立两旁,他们应该是牛头、马面、判官、夜叉、无常等。
据说,每逢正月十三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寿诞、六月初八日夫人妈的生辰、以及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廟都要举行盛大廟会活动,届时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行者
201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