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2013-01-11 14:07:47)
标签:

杂谈

旅游

金华通济桥

俗称金华大桥,位于金华市西南隅。它是金华的胜景之一,横跨婺江之上,是连结金华南北两区的纽带,是通向兰溪、衢州的要道。通济桥白天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入夜灯光桥影,江波荡漾。夜景之美,令人驻足忘返。
    通济桥位于八一路南端,横跨婺江南北。原为浮桥,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上覆桥屋50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蔚为壮观,后屡毁屡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重建成十三孔石拱桥,桥长213米、宽7米、高14米。解放后修建桥面加宽为10米,北岸增建二孔拱旱桥
    通济桥横跨在婺江上,婺江将金华分成南北两区。很早以前只有浮桥相通,但每遇江水暴涨,往往桥断舟散,交通断绝。大约在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禅师为沟通南北,倡议改建石桥,并为之输财集资,四处奔走,耗时五年半,砌成了11个桥墩,可惜还来不及架桥梁,及庵禅师去世,工程也就停下来了。又过了许多年,方由西峰寺主持云龙带头一尽衣钵寺产作建桥之资,集成裘,通济桥终于在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大功告成。
    当时的通济桥是11孔石墩木梁桥。墩形西正方而东小椭,以杀水怒。墩高去水41尺,桥面又高出墩上8尺,桥长780尺,上覆瓦屋五十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雄伟壮观。
    后屡经修复,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为13孔石拱桥,掀掉屋瓦,加筑石栏,别有风光。

抗日战争时期,北边第五、六、七三孔曾被炸毁,后修复。

解放后桥面加固加宽,北岸增建二孔石拱旱桥,桥上设置了形如花树的路灯,中间为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

1995年为缓和城市交通,在通济桥西侧新建一座桥与其合并,并利用两桥之间的空隙设置了花坛和路灯,老桥新桥单行分流。

2011年下半年,再一次进行拼宽改造,在通济桥下游与现在连续梁桥并肩新建一座12米宽的新桥,桥梁结构与现有的连续梁桥相同,在城南桥西侧并建了宽8米的石拱桥。通济桥现有中央分隔带保持不变,老石拱桥上设置1条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拆除通济桥现有的西幅连续梁桥上的人行道,设置为3条机动车道;与西幅连续梁桥并肩新建一座桥梁结构相同的12米宽新桥,新桥上设2条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这样全桥总共设置双向6车道。

如今白昼,通济桥上汽车成队奔驰,行人接踵如流;入夜,灯光桥影,江水摇曳,分外妖娆。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金华的传说(2)金华通济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