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0-8岁儿童环境创设》第五章有感
我们幼儿园为每位老师配备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供大家阅读。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感慨好厚重的一本书,书的信息量很大。在探究如何有效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开展中就提到环境是很大一方面的因素。当我从目录中看到“有效地环境创设”这个环节时,我立刻进行了认真的阅读。
一、有效地环境创设
反思以往在设置班级游戏区域时我们可能很随意,更多的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方不方便老师收拾,需不需要老师抬动桌子?设置出来的区域环境看着不错,可真正玩游戏的时候才会发现,有的区域满满的都是孩子,而有的区域冷冷清清。那么到底怎样合理规划各区域呢?一直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当我读了有效的环境创设时,我才猛然发现一个好的区域环境创设是有指导原则的。书中总结到:
1.
根据儿童背景、兴趣、发展并结合州与国家标准制定清晰的目标
2.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产生互动的区域材料
书中写到: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儿童更容易投入到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中但是建议要做到多而不乱。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建议:材料需要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既要有挑战性又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儿童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果材料太简单,儿童容易厌烦。如果太难,他们容易焦虑。当材料稍稍难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时,教师可以搭鹰架,帮助他们达到更高一层的发展水平。通过战胜挑战,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信心。为了提高挑战性,教师可以使用开放性材料。
3.确保材料符合儿童发展需求且文化相关
高质量的区域里,应该有符合儿童发展需求并与他们的文化相关的材料。
4.通过赏心悦目的方式展示材料
你想让儿童注意到什么?引人注目的展示能激发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他吸引儿童的眼球,激发儿童的兴趣,吸引儿童区观看并触摸。
5.设计独立使用的空间
为了独立使用活动区,区域材料应该有序摆放。儿童也应该知道如何使用区域材料。为了方便使用,应将材料设置于儿童够得着的地方。这意味着要将他们放在低矮并开放的架子上,摆放整齐的并贴上标签。这样,儿童就知道他们放在哪里,并能在玩好之后放回原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