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2019-01-18 09:00:26)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作者:陈凯莉                  所在单位:相城区玉成第一幼儿园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幼儿时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对于幼儿时期要就紧抓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学前教育阶段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远远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和谈话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前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总结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当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在这过程中主要和幼儿教师和小朋友进行谈话,掌握他们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大班幼儿;游戏;角色;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所谓的角色游戏就是根据虚拟的环境设置不同的角色,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开展,角色游戏不仅会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且还可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获更多的朋友。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提升和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自身的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全社会对和教育的关注度进入一个空前高涨的时期,几乎每个家庭都将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伴随着当前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对子女教育问题更是牵动着家庭及学校的每处神经。在这种背景下,幼儿教育也普遍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娃娃教育也随之变的日益举足轻重。本文正式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进行课题选定和研究的。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儿时期,角色游戏对于习惯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在游戏中会学到很多的交际关系,学会能够根据环境社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角色游戏能够模拟出现实生活设置出不同的障碍,考验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性地做出抉择,能够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根据吴宗英的《角色游戏中的幼儿交往培养过程》研究证明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角色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潜能,给予孩子最大的空间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享受角色带给自己的快乐,角色的行为能够改变幼儿的行为,有利于幼儿形成好习惯和快乐成长。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也表示对幼师提成很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幼儿的生活表现,根据幼儿的习惯特点设立不同的情景游戏锻炼幼儿,为幼儿更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设置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可以辅助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从幼儿自身的角度理解,大班幼儿接触角色游戏可以提升自己的反应技能,幼儿在没有束缚的空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走自己想走的路,酣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角色中的人物,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从老师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老师会得到充分的时间和第一手资料,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前做好教学预案,老师就可以有根据地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从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父母在家中扮演好具有榜样力量的角色,能够吸引孩子家里良好的习惯并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1]

2.现实意义

俗话说的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能够提前接触社会中的形形色色,脑海中可以留下想象的空间。幼儿在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指导生活的方向。一方面,游戏可以带来实践意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孩子玩游戏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享受世界的美好,同时也会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了解什么对于自己的成长是有益的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现在专家都对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课题做出很多的研究。国内的专家邓萍、曾勇在《开放的游戏角色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出重要的评价:如果让孩子在家中扮演父母,和父母交换身份,幼儿可能就会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与艰辛,就会更好地与父母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如果和自己的好朋友进行角色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身份进行交流熟悉双方,为彼此建立心灵的桥梁[2]。国外的研究是设计灵活的网络游戏,幼儿们根据网上设计的规则展开游戏,这样虽然有规则的束缚,但是可以引导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思路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它属于地方的民办幼儿园。该幼儿园共有三个大班,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其中12名幼儿进行观察。重点研究幼儿们的特点,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同时同部分家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了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幼儿的情况,更准确的把握在角儿游戏中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研究对象具体情况

人数                  年龄                 性别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大一班           5-66                8

      大二班           6岁以上               4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二)研究内容

1.观察法

所谓的观察法就是带着研究的目的进行的活动,在进行计划时要提前做好调查以免超出研究的范围,从而根据基本知识直接获得首要信息。该论文的研究就以苏州相城区的大班幼儿们和教师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角色游戏的开展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得出孩子的习惯特点。从而获得真实可靠地事实支撑,以便于论文的开展。

 2.访谈法

据上面的调查法获得的资料设立调查问题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交流获得资料的方法就是访谈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班幼儿和教师,因此可以使采用:一方面是与大班幼儿进行采访,全面地认识幼儿的喜好。另一方面是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访谈,可以谈谈他们对幼儿教学的认识以及怎样进行幼儿的培养。我们根据访谈做的记录如下: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对幼儿园教师采访的记录表

采访时间  2015.12.19       采访对象   周老师      班级  大班一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采访目的         幼儿对学校新生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希望通过调查角色游戏中幼儿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解决的问题       经过了解孩子没有接触过复杂的知识,在角色游戏中没有很好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好多事情家长及幼儿教师都会忽略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需要幼儿教师在学校能够开展系列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加强对世界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3.文献法

调查者可以多渠道获取资料,例如可以进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方式查阅的方法。

  (三)相关概念界定

  1.角色游戏:

指的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印象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根据游戏的规则可以展开游戏。角色游戏是根据真实的人物形象模拟出来的,加上科技的填充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需求。它能够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的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丰富广阔的舞台[3]。同时角色游戏还会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为能够尽快融入到社会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受条件的制约自由地发挥,对事物有不同的见解这样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是平凡的一粒种子,可以活出自己的风采。

2.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又很多的主题,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我们常常接触的一种新事物从而渐渐适应自然而然地顺承下来。另外,习惯有时候可以指长久形成的习俗不轻易地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时代传承的也是种习惯。还有习惯就像是走路,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便成了路,这是因为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习惯似乎就是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习惯会和我们的思想交融,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久而久之也会影响我们性格的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生[4]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班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情况

1.现状描述

根据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大班幼儿对不同角色游戏的选择程度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类型        父母角色       朋友角色       英雄角色    社会角色

性别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4

                                            5

总计        10                         11           9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我们从表中看出大班幼儿对角色的选择是变化的,班级中的男女比例基本是相等的,说明幼儿们的习惯基本相同,这样教师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2.教师指导教学的情况

在大班幼儿教学中,老师开展角色游戏的活动就可以使教学的教育观念深入到幼儿的心中,使得幼儿较快的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在各种角色的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和行为。同时,老师能够实时关注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行为,结合幼儿行为现状进行角色游戏的设置,从而帮助幼儿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角色游戏,达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教师对角色游戏教学指导情况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教师代表           大班一          大班二           大班三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满意度            非常满意       很满意            满意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以苏州相城区某幼儿园为例   问题倾向          互动性差       不良行为          矛盾较多

分析上表我们看到大班的幼儿老师对角色游戏教学大部分是非常认可的,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但是也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互动性、不良行为以及同伴矛盾上。角色游戏运用到幼儿教学中,不仅会提升幼儿的能力,还会促进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更有利于幼儿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提前讲解知识要点,然后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角色游戏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利用时间不要约束太多的条件,课堂上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对幼儿上课的特点与习惯做好记录。这样得到的记录老师就可以与学生的父母进行交流,让学生的父母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上的不足有优势,从而尽可能在自由和真实的生活中帮助幼儿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去发掘孩子的优点,给孩子自己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在快乐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家长放心将自己的孩子交到学校,让其感受到幼儿园是能够让孩子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

3.角色游戏的设计情况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有的是自己根据想象力制作自己想要的角色。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孩子可以自己寻找材料变废为宝。

5  幼儿自制游戏角色的材料使用情况

使用材料

废旧物

购置物

废旧物、购置物

总数

简单修饰

13

8

3

24

复杂修饰

11

12

14

37

总数

24

20

17

61

从表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幼儿们思想中有了节约的意识,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和购置物作为材料制作喜欢的角色,这样不仅会节约时间和金钱,也会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能够培养幼儿节约的良好习惯;同时这种材料因为是便于寻找,可以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尽快地投入到游戏中,这样可以加强幼儿之间的彼此交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也会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有针对性的改进游戏,从而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幼儿是选择进行简单角色,只要符合人物特点就行;有的孩子追求完美,对人物角色进行丰富勾勒满足内心的高大形象。

四、教育建议

(一)通过制定规矩促使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必须制定以个大多数幼儿都能够赞同的规定,让大家子照着这个行为规范来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通过制定大家都认同的规矩来对幼儿进行行为上的约束,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顺应幼儿发展特点的方式。因为,在幼儿阶段,幼儿自身对于一些行为并没有很透彻的看法,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听从状态,因而规矩的制定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6]。通常习惯都是同种行为多次坚持的结果,幼儿教师每次都让幼儿按照既定的规矩去做,时间久了自然而然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多鼓励、勤表扬,多元化评价

幼儿的各方面尚且不稳定,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幼儿自身的意志力比较欠缺,无法靠自身去坚持完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方面,需要幼儿教师充分的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根据研究表明在鼓励式教育下,幼儿更能激起去完成教师要求的欲望,在教师的鼓励、表扬下能激发幼儿更强的表现欲,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要去完成教师的指令的毅力。在班级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评比栏,使幼儿相互之间形成竞争,通过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去纠正幼儿的一些不好的行为。

() 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里主要说明的就是榜样的作用。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力量,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幼儿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不可嘴里一套行为上一套,这样会极大的降低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从而难以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力。从幼儿自身来看,年龄尚小很多东西的学习靠的都是模仿的方式,再加之幼儿具有极高的向师性,因而教师的行为对于幼儿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幼儿小朋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上,除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幼儿自身的榜样作用,例如,可以定期推选班里表现好的小朋友为行为榜样和模范,并对其进行奖励,这样就会促使其他小朋友向这位小朋友学习,从而带动全班小朋友想良好的行为方向去努力。

() 注重良好的环境氛围的创设

据研究表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环境氛围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要注重环境的创设,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幼儿随时能够意识到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能够有个对比,随时提醒自己要按树立良好的行为。例如,可以通过在教师内外张贴提醒标语或者是情境图画等,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使得这些内容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理,时刻鞭策自己要监督自我行为,避免在自身行为习惯上脱离正确的轨道。

五、研究不足及展望

通过研究对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时间以及分析方法等问题,可能在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挖掘角色游戏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系,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萍,曾勇.在开放的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1:82-85.

[2]吴宗英.角色游戏中的幼儿交往培养过程[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3]教育部.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1952.第四十条

[4]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1992.说明,第五条

[5]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第四章,第二十五条

[6]黄建红.自制玩具同样乐趣无穷.早期教育,2001,S8.34

[7]王国丽.重视自制儿童玩教具.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6,3.45-46

 

 

 

 

 

 

 

 

 

 

 

附录一:

案例举例

案例一:班里有个孩子叫芳芳,听别的老师反映之前是个比较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最近的表现比较反常,不断不学习还爱捣乱。于是我仔细观察,了解到只有在上张老师的课时是这样子,显然这和张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后来了解到是由于芳芳觉得张老师的课无聊,不感兴趣造成的。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一些行为会极大的改变幼儿的行为习惯。

 

案例二:在我班里有个孩子比较不爱学习,还喜欢打架,通过和其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家里父母整天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关心太少。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态度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父母的必须给与一定的关心和重视。

 

案例三: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幼儿们在谈话,其中有个小朋友说哪天我看到王老师随地吐痰了,还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我再也不喜欢王老师了。当时听到这谈话,我突然为王老师脸红,但是更意识到作为幼儿教师的重要责任,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否则将是误人子弟,害人害己。

 

 

 

 

 

 

 

 

 

 

 

 

 

 

附录二:

访谈举例

访谈一: 

我:你认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要吗?

家长:嗯,重要,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很难。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哪里难呢?

家长:孩子在家里不听安排,就会耍赖,又有老人护着,很难管理的。但是在幼儿园就不用了,比在家里听话。

通过以上谈话,了解到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家庭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一定的惰性,当然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上也存在的一定的难度,长辈的过分溺爱是跨不过去的坎。

 

访谈二:

我:x老师,你好。你觉得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什么方法最有效呢?

幼儿教师:规范吧,制定一些幼儿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然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是我比较常用的。

我:那么,最让您觉得困难的任务是什么,在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上?

幼儿教师:最让我头疼的是当前家长对于幼儿过于宝贝,经常反应孩子不听话,但是并不懂地如何其帮助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通幼儿教师谈话,了解到对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教师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了解到幼儿教师对于当前家长对幼儿的态度比较不赞成同。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the habit of good behavior in children's role play -- a case study of a kindergarten i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Abstract] the good habits to a person with a far-reaching impact, childhood is good behavior habit of the key period of developing, thus the childhood to seize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habi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behavior habit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and the conversation method, the interview method 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 method.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through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views to determine their own research topic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current behavior habits of young children, in this process, the main and childr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to talk, to grasp some of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and finally come to their own conclusion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