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亓福民的四代百壶章

(2016-11-25 10:32:59)

莱芜壶章:燕石传话以壶语 寓意百态赋章中

2016年08月20日 22:08:00作者:亓秀宝来源:大众网莱芜频道

“一石百意千万章,壶形妙言送吉祥。”作为莱芜南部山区特有的燕子石,已有上亿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燕子石被制作成各种礼仪用品,摆设把玩、馈赠亲友,而今,一款极富寓意的燕子石制品在燕石文化舞台崭露新角,那就是壶章。顾名思义,壶章即将各种寓意吉祥的汉字通过艺术设计将其刻在茶壶形状的燕石表面,以章的表现手法将嘱咐传达。

  莱芜背影(72)莱芜壶章:燕石传话以壶语 寓意百态赋章中

  编者按    

  莱芜,古称嬴、牟,自春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莱芜位于山东中部,如同齐鲁大地的一颗心脏,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有长勺之战,金戈铁马,折戟沉沙;近代有莱芜战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莱芜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镇国将军刘瑀、征朔将军李果、垦荒知县吴来朝、名医朱包蒙、诗人何兰华、画家李半残、历史学家王毓铨、散文家吴伯箫、导演吴天明……人杰地灵,大家频出。    

  莱芜三面环山,北部山脉为泰山余脉,南部为徂徕山脉,寄母山、葫芦山、黄羊山、笔架山、三平山、莲花山……峰峦叠秀,各有典故。除了山,莱芜更有水,境内404条河流滋润大地,浪花淘尽,是非成败,古今多少蹊跷事,都随汶河水流中。    

  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写得了诗句,读得下文章,更有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涵养,培育出朴实、厚道、聪明、灵透的莱芜人民,在每个时代的每个季节里,冬季温暖,春季晴朗,夏季凉爽,秋季金黄。    

  莱芜,这座走过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蕴藏着诸多热情迸发或者默默无语的故事素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对话、去整理,去提升,担起媒体责任,以飨可爱网友。    

  即日起,大众网莱芜频道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莱芜背影》,旨在记录历史,传播文化,服务当地,弘扬精神。同时,谨以此表达:有一幅白描叫做莱芜印象,有一泓眷恋叫做莱芜记忆,有一种胸怀叫做俺莱芜有,有一个情结叫做大爱莱芜。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76194920.jpg

  亓福民保存的拥有240余年历史的壶章样版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77603402.jpg

  亓福民和他的壶章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79477293.jpg

  亓福民介绍四代百壶章寓意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81038663.jpg

  壶章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82590649.jpg

  雕刻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83990011.jpg

  选料

  http://laiwu.dzwww.com/zt/lwby/lbt/201608/W020160820801185557752.jpg

  燕子石雕刻十大元帅

  文/片 大众网记者 亓秀宝

  “一石百意千万章,壶形妙言送吉祥。”作为莱芜南部山区特有的燕子石,已有上亿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燕子石被制作成各种礼仪用品,摆设把玩、馈赠亲友,而今,一款极富寓意的燕子石制品在燕石文化舞台崭露新角,那就是壶章。顾名思义,壶章即将各种寓意吉祥的汉字通过艺术设计将其刻在茶壶形状的燕石表面,以章的表现手法将嘱咐传达。

  莱芜市牛泉镇东上庄村有亓姓族人名曰亓福民,为雍正第九代孙、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学生之一,亓福民自幼家境贫寒,仅读书三年便辍学在家,为了生计曾乞讨8年度日,后延续祖业传下来的壶章制作糊口,给人刻章作画写对联混的一口饭吃。后在书画方面逐渐成熟,并精通雕刻、文玩,现年60岁便在莱芜周边地区拥有众多学生,其壶章制作工艺更是被广为传颂。

  壶章选料取自颇具硬度的燕子石或青石,以燕子石为主,与其他燕子石工艺品不同,壶章一般块头较小,大多在十公分见方左右,据亓福民介绍,原料选择一般都为燕石工艺品的下脚料或小料,更注重硬度和厚度。跟传统刻章一样,壶章在雕刻之前也需要有个版,依章动刀,在亓福民的家中至今保留着拥有240余年历史的壶章底样,上书“喜气满堂”。做好版之后就要开始动刀,由于燕子石硬度大,雕刻起来颇为费力,一般一件四个字的壶章加上壶体塑形,亓福民少则需要数天,多则需要大半个月,如果要刻画人物,那时间就难以预料。

  作为颇具名气的书画人,亓福民将壶章从最初的单纯刻字、单一的章法与现在书画进行了巧妙结合,壶章印字也从最初的“平安幸福”、“一帆风顺”等延伸到词句传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制作了百壶章图,将几十年来制作的上百件壶章整齐划一的罗列成图,并用壶章与山水画相结合,制作了中国地图,让其名声大噪。

  壶章作品,还广泛应用于民俗活动。逢年过节,亓家都要选一些吉庆语言的壶章,印在大红纸上贴在大门上供人们欣赏,看似一把把剪纸般的茶壶,却有着丰富文化内涵,温馨的话语让人们看后内心暖融融的,如:“春节快乐”、“喜气满堂”、“福如东海”、“喜地欢天”等。

  一件传统工艺品之所以知名于世,离不开代代传承人的薪火相传,不仅仅是将工艺品如传家宝一样单纯的上辈传给下辈,更重要的是工艺的传承。亓福民所做壶章工艺现正在教授给儿子,希望通过家族式的代代相传,将这门手艺一直延续下去,并进行改良和发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