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财神信仰与中国民间宝卷

(2022-10-21 21:03:25)
标签:

财帛星君

李诡祖

增福财神

宝卷

财神信仰与中国民间宝卷

http://iqh.ruc.edu.cn/jsmmhsymjjpyj/mjzj/e0560a1970624dada07934aad3739c1a.htm


李志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摘    要:宝卷是唐、五代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成的一种传播宗教的艺术形式,是独立于佛经、道藏外的另一中国传统宗教的经典。财神信仰与中国民间信仰联系紧密。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体系中,不仅有《财神宝卷》的流传,财神信仰也与其他民间神明关系密切。民间流传着太上老君化身财神的传说,江西地区亦将水神萧公视为财神。神明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有趣现象。

主题词:民间宝卷; 财神信仰; 宣卷仪式;

作者简介: 李志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道教与民间宝卷研究”(19VJX135);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华宗教思想通史”的阶段性成果;

宝卷,是由唐、五代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成的一种传播宗教的艺术形式,是独立于佛教《大藏经》、道教《道藏》之外的另一中国本土宗教的经典。[1]据统计,国内外公私收藏的宝卷约计有1500余种,5000余种版本。[2]

中国学界关于民间信仰宝卷曾数次编辑,值得关注。濮文起与宋军等人出版了40册的《宝卷》,收集了一部分相当珍贵的文献。[3]其后台湾王见川等人合编的《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初编和续编都已经出版,都为12册。[4]2005年由周燮藩主编,濮文起任分卷主编的《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民间宝卷》(共20册)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5]2011年,王见川、侯冲、杨净麟等主编的《中国民间信仰民间文化资料汇编》由台湾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6]2012年,著名学者马西沙先生主编的大型宗教文献资料集《中华珍本宝卷》(第1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7]2014年《中华珍本宝卷》(第2辑)正式出版发行[8],2015年《中华珍本宝卷》(第3辑)正式出版发行[9]。民间宝卷与中国民间信仰、佛教、道教、宗教音乐、宗教图像、民间文学等研究关系重大,值得不同学科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财神信仰与中国民间信仰联系紧密。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信仰体系中,不仅有《财神宝卷》的流传,财神信仰也与其他民间信仰神明关系密切。这些都值得探讨研究。

一、财神信仰与宝卷的流传

在民间,民众崇信财神[10],《财神宝卷》十分流行。[11]据车锡伦先生研究,《财神宝卷》,又名《路头宝卷》。各种版本文字差别较大。与财神信仰相关的宝卷有《财神宝卷》《五路财神宝卷》《五路宝卷》《五路天神宝卷》《五福财神宝卷》《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恭敬财神宝卷》《金龙扇宝卷》《卖耍货宝卷》。其中有46种宝卷名为《财神宝卷》,又有《财神感应宝卷》,以及《财源宝卷》。[12]

以上宝卷,以《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为最早,此卷已经收入马西沙先生主编《中华珍本宝卷》第2辑第14册,卷末题:“康熙岁次癸亥乙卯月奉佛弟子郭祥瑞注,奉佛弟子傅昌业录”[13]。显而易见,此卷为清康熙癸亥(二十二年,1683)刊折本,流传地区为河北沧州一带。在著录的《财神宝卷》中,基本都为晚清民国以来的抄本,在江浙等江南地区流传最广。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市戏曲研究室、首都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的图书馆皆有收藏。同时,杜颖陶、谭正璧、吴晓玲、傅惜华、恽楚才、李世瑜,以及日本学者泽田瑞穗等私人藏家都收藏有不少《财神宝卷》。

二、清初《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与华北地区增福财神信仰

如前所述,在众多的财神宝卷中,以《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刊印最早,此卷上下两册,二十四品,为清康熙癸亥(二十二年,1683)刊折本。此卷卷末题:“康熙岁次癸亥乙卯月奉佛弟子郭祥瑞注,奉佛弟子傅昌业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多位财神,汉魏的三天万福君,已有赐财功能[14],宋代的五通神,元代的增福相公,明代的赵公明,都是民间社会以及道教奉祀的财神。[15]在北方地区,增福相公李诡祖,曾被奉为财神,广为流行。增福财神原名李诡祖,也称增福相公、增福神,元朝加封为“福善平施公”。其信仰中心为李诡祖的家乡山东淄川县,和生前任县令并殉职的河北曲周县,流行地域主要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地,也传布于西北、西南,甚至华南等地。增福财神的诞辰最初为九月十七日,清代以后又衍生出七月二十二、八月二十四。[15]近现代以来,因赵公明、关公等财神的兴起,增福财神逐渐被取而代之,但并未完全消失。[16]

《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对于增福财神的渊源叙述相当独特,“生化根源品第二”认为,财神老爷乃是太上老君所化:“盖闻自家李老君是也,当初在上三皇时,化身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为盘古先生。下三皇时,号太素真人。伏羲时,号郁华子。神农时,号大成子。轩辕时,号广成子。少皋时,号随应子。颛顼时,号赤精子。帝喾时,号录图子。尧时,号务成子。舜时,号尹寿子。禹时,号真行子。汤时,号锡则子。汤甲时,分神化炁,寄胎于玄妙玉女八十一年,降生李树下,指李为姓。因吾夜观乾象,怨气冲于紫府,观看下落。是世间贫穷饥寒,男女老少,逼迫急紧,怨天恨地。吾不忍大地众生,分身化现,通霑恩惠。我有如意宝珠,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千生万,万生无记广数。普济万方残灵,个个离穷得富。释教称多宝如来,道教称福生无量天尊,儒教称如意治世福神。大地感恩难报,称扬不已。”[17]关于老子的化身,道教史上有老子化胡之说,老子化胡说和《老子化胡经》一直是佛道之争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化胡说”含义有二:其一,老子入印度或西域,化为释迦牟尼;其二,老子入西域或印度教化胡人,释迦摩尼盖为老子之弟子。[18]13世纪上半叶,出现了《老子八十一化图》,此图共有81幅,是以历史人物老子为原型,以《老子化胡经》为蓝本精心构建的关于老子神化故事的叙事性图像。[18]虽然道教史上有老君八十一化之说,却从来未曾出现老君化身财神,老君化财神可谓是民间宝卷的创造。

《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财神传道品第十八”还将财神塑造为修炼丹道有成者,化为仙长,点化乐修修炼丹道:“财神老爷化一仙长,登门化斋。乐修问曰:老师高寿?答曰:当年无历,不计甲子。乐修即请入舍,求出世之道。师曰:道有三不传。问曰:那三不传。师曰:不重者不传,杀生者不传,不断恩爱不传。乐修叩拜,长跪不起。财神知根器非凡,即传口诀:开天门,闭地户,留人门,塞鬼路。直指本地风光,决然超凡入圣。老爷化金光而去,乐修不肯放舍,修炼作活。后来果然成其仙道。”[19] 马西沙先生认为,道教最根本特点是把深奥的哲理与丹道炼养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明清时代民间信仰的宝卷深受这种特点的影响,大量的民间宝卷都有内丹炼养的叙述与描写。《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告诉信徒,必须要性命兼修,昼夜行功。《普静如来钥匙宝卷》则说,修行人要保持十二个时辰的常清净。《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则完全是一部讲述道教内丹修持的宝卷。[20]如此看来,内丹修炼是明清民间宝卷的重要主题。《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财神传道品第十八”,将财神描写成内丹修炼的高道,则应该是渊源有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