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后养生提示

(2017-08-19 06:39:06)
标签:

杂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40tIia9XPiaCs5UicvRuN63GAJW9rrzll6TjfW6646417u0H5OY4Um7TEYIoPUgdL6dOHwicznJbHCC5rQYFxXxsA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8月7日迎来立秋后,虽名有“秋”字,并不是真正的秋天。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会比较凉、温差变大,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解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所变化。小编给大家提示一些立秋后的养生注意事项。

1. 运动要适量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注意运动前要有5至10分钟的暖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最佳锻炼时间: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2. 少吃西瓜

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3.防燥

秋天人们有时会感到烦躁,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冰糖炖秋梨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提醒: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4.谨防“空调病”

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持续开空调,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

5. 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文字与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