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的三重境界

(2012-06-09 10:03:11)
标签:

天使投资陈磊

天使投资人

三重境界

用人

文化

分类: 哲学人生


    做人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知道;第二重:知行合一;第三重,心静心明心定。

一、第一重:知道

知道打架不好吗?小孩子说知道。知道生气对身体不好吗,每个人都说知道。知道横穿马路危险,是不守规则而且危险的,知道吗?答曰:知道。

世人似乎什么都知道,或许你一说,他就说:知道了,明白了,不就那么回事嘛。更有甚者,一直在传递知道这个知识层面,比如说:要尊老爱幼,要孝敬师长等。

可是现实中,众人明明知道横穿马路危险,但是横穿者甚多;明明知道随地吐痰不好,结果依然有人我行我素;明明知道要尊老爱幼,可是你看地铁和公交车上的抢座,有时候感觉很无奈。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大道理,谁都懂,一说大道理,每个人都搬出来一箩筐,谈成功,谈教训啊,谈体会啊,似乎人人皆是导师。既然都懂大道理,为何又做不到呢?

二、第二重:知行合一

有这一重境界的人,大凡知道的事情,有判断的事情,就会果断地在行动中得到体现。比如:炒股时候,明明看到这个MACD指标线出现死叉了,就果断的抛出。比如知道禽流感的全球爆发对生物制药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那么就义无反顾买进生物医药股。知道随地吐痰不好,就坚决不吐;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就会自觉地早睡。

但是知行合一的人们也有困惑,困惑的是当人们如果遇到未知的东西或事物,不知如何

判断,如何行动。比如看到从未见过的小动物盯着你,你不知道它是敌是友,心里毛毛的;看到奇怪的现象,自己感到恐惧和担忧,因为不知道这种现象背后意味着什么,是福还是祸;看到别人对你的态度在变化,你不知道对方真正的用意是什么,于是你不知道如何选择,感觉到慌张。

    现实中,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吧。老板用人才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人才被重用,一直被提拔提拔,很快地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了,这个时候发现人才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有些时候那个人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老板就在想:他什么意思嘛,难道是翅膀硬了?因为老板不知道对方到底什么意思,老板因为别人的不确定所以自己感到困惑。古代的皇帝,听信小人谗言,把在外征战的大将无端地急召回来,仅为了一点点小小的私事,有时候甚至逼得在外征战的将军造反,这些都可以看出做人的境界。

     知道了,就去行动,不知道的,又如何判断和决策呢?

三、第三重:心静,心明,心定

心的宁静,不受外界复杂多变的相的影响,判断事物尽看本质;心明即是善恶自在心中,尺寸和尺度尽可把握;心定那就是即将采取果断的行动。

这一层境界可以解决第二种情况下的困惑。比如那个老板用人才的事情,人才似乎变化了,老板如何应对呢?第三重境界认为:不管人才如何应对,老板所做的决策均来源于自己的心,要对自己的心负责,当然这个尺度自是由心掌握。老板会继续一如既往地对这个人才好的,甚至更加宽容,接纳一切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甚至再充分授权与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人才变得怎样怎样了,而是因为这样做了,人才若还是背叛,那么老板将没有后悔。不过话说话来,当老板真的这么做了,人才还会选择背叛吗,他去哪儿才能找到这么好的老板啊。

     对于人才,信任就如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只要充分信任和充分理解、授权,这个人才永远就活在老板的“掌控下”,其实老板并没有控制它,是信任这种能量,浩如烟海,无边无际的作用,任何人都跳不出。一旦老板想去实际控制人才的时候,人才自然就跳出来了。

     所以上次跟朋友探讨老板用人的时候,我们谈到老板是怎么死的。就是人才做到了一定高度,就离开了。原因是什么,老板不宽容吗?不是,不宽容,那些人才就不会被重视。问题是老板的内心仅仅允许员工到某个程度,员工到了某个位置,老板开始控制,员工没感觉到真正被信任,所以最终离去。

     上次浙江的一集团老总跟我讲,他有个朋友做老板很厉害,从其他公司挖了一个总经理,干了三年,总经理非常出色,老板感觉此人不可限量,有一天他把总经理叫到办公室,说自己很忙,干脆就让他做董事长吧,给予股权,因为工资给太高意义不大,就把它当成自己公司吧,当时那个总经理,因表现良好,众多猎头或朋友引荐让他离去,听到这个话以后,心里想,天底下还有这样的老板吗,自己开公司也不过如此。于是乎,总经理成为董事长之后,在位15年,将该企业打造成浙江地区相当有影响力的集团之一。其实这个老板十分厉害,原因在于让别人做了董事长,其实自己股份最大,仍然是实际控制人,但是这种做法却让人才死心塌地。

    第三重境界还表现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每个人只对自己内心负责,不再受外界干扰,自然不会困扰,于是心中明了,便可有果断行动。关于第三重境界,以后我会在其他文章中有更多的阐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