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毅而致远,开创医疗新篇章

(2018-06-06 17:16:02)
标签:

健康


导语


京东方健康服务事业人才济济,拥有众多知名医学专家。从本期开始,《明星专家》栏目将带领大家一一领略这些专家的风采。第一期特邀嘉宾是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京东方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健康服务临床科教中心中心长、机器人医生研究院院长许朔。


明星专家访谈录

弘毅而致远,开创医疗新篇章

弘毅而致远,开创医疗新篇章

 

学道容易见道难,

见道容易行道难,

行道容易证道难。


许朔:1983年加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历任卫生学校办公室主任、国际医疗部主任。2009年至2015年担任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现任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京东方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健康服务临床科教中心中心长、机器人医生研究院院长。


满腔热忱,忘我求精干医疗


1983年调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许朔“从零起步”,招生、教学,从医疗教育到医疗管理,“工作一干就停不下来了”。虽然远离了直接为病人服务,但对医疗管理的热情和兴趣却越来越深厚。因为自身医学教育的背景,做医疗管理更为得心应手一些。许朔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里面的学问非常大。”那时候,他甚至经常住在医院,因为“可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2001年,正值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关键时刻。国际奥委会派专人考察评审北京各项配套运营设施的达标情况。其中医疗部分考察的正是当时许朔所在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国际部。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事关系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荣誉,兹事体大。许朔不眠不休,运用自身所学为迎接奥委会的评审做了全套方案,从门诊、住院到费用结算,乃至于用药、护理,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反复推敲。其中最出彩的环节莫过于当时还比较少见的远程会诊,当时互联网还不普及,使用的仍然是电话线连接,为了确保评审顺利,组织进行了专款调拨,专线铺设。现场成功与国外医疗机构进行了视频对话。这一系列努力果然没有白费,获得评审团一致好评,并得到了宝贵的满分。“当时北京只有两家获得满分,一个是北京四中,一个就是我们。”回忆起当年的故事,许朔虽然是淡淡的口吻,但仍让我们感到骄傲不已。


从事医疗管理三十多年,许朔从未想过中途转行,据他介绍,自己曾参与北京十所医院的筹建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许朔所在的医院当时承担北京所有奥运场馆比赛的医疗支援工作,并且是第一责任人,那时候忙的连轴转。“常常是忙完这一阵,找个地方猫一觉。来一个电话,马上又投入了下一个工作中。“2003年的SARS期间,许朔更是连续100多天没有回家,吃住全在医院解决。许朔更是笑言,“我当时连遗言都准备好了。”


医管分工合治,并非医管分离


谈及三十多年的的医疗管理职业生涯,许朔感触颇多:“医院不仅需要管理,更需要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不仅是行政管理,更需要经营管理。中国的医疗改革起步晚,难度大,长期与市场脱节,尤其在公立医院,医疗管理层面的个人色彩浓厚是一大弊病。”在许朔看来,引进“职业经理人”机制势在必行。“医院就像一个小社会,没有人可以大包大揽所有的工作,必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经营管理就需要考虑成本的核算,渗透到每一个环节,这样医院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然而,目前这样的机制在当下仍然非常缺乏。”


谈到当下最火的“医管分离”,许朔认为,其实更应该是“医管分工合治”,既有“分工”,又需要“合作”,并非简单的“医管分离”。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和一衣带水的台湾是中国大陆医院改革的借鉴。“院长应该更专注于医学、科研、教学”,行政事务应交由更为专业的人做。不过,在许朔看来,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既需要有医疗背景,又需要有经营管理专业。这样的人才是很缺乏的,在台湾长庚,培养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如果无法与科室主任专家达到默契的配合,要不就容易冲突,要不就容易沦为简单的行政秘书。”许朔如是说。


京东方健康医疗事业参与者



说起京东方为何转型做医疗,还要追溯到2012年。王东升董事长与许朔共同探讨取得了京东方转型医疗健康产业的共识。 “中国13亿人口医疗需求缺口太大,医疗资源总量不够,质量不够。举个例子,全国300万医生,其中接近50%没有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其次,医疗资源严重分布不均,尤其集中在北上广。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我从前带队去西藏义诊,那真是缺医少药。给当地人量血压,最基本的一个事,老百姓都不知道是啥。”许朔深入浅出的分析当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国家逐渐放宽对社会办医的限制,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鼓励医疗人才交流与共享,逐步放开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国家政策导向带来了巨大机会。”


许朔指出京东方办医疗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像IPC(编者注:BOE IPC及京东方全球创新大会,今年首届大会于11月8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成功举办)大会提出的,京东方秉承两端开放的胸怀,与全球各界志同道合的企业及人才共谋发展,只有这样开放的心胸才能做医疗。


许朔的话娓娓道来,与董事长见面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们感谢2012年仲夏的那次见面让京东方从此走上了健康医疗的道路,所以说许朔是京东方健康医疗的参与者,绝非谬赞。


读懂医疗,

着力培养第一代京东方医疗人


从事医疗管理三十多年来,许朔始终视自己为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对医疗保持着敬畏之心。许朔一直强调要“读懂医疗”。“医疗太深了,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就拿治疗一个疾病来说,从前致死率高的是结核病,后来是感染病,再后来是SARS,H1N1,现在糖尿病、心脏病、肿瘤越来越普遍。病毒在不断变异,治疗的方法,药物的研制都在不断的发展。要始终保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上进心。”许朔说,“我特别喜欢听医学专家讲课,每一个专业都在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医学管理也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无边不际的,需要研究实践的事情很多。”


许朔认为”读懂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系统的培训,只有知己知彼,读懂医疗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行走。


“文化基于教育,教育需要人才。”从事医疗管理三十多年的许朔深有体会,医院的发展需要把培养高技术人才放在突出位置,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许朔强调:“京东方要评估并建设获取国家一流人才的能力,搭建一流人才团队的能力,与顶尖医院合作的能力。要有一套有效的人才吸引的办法,培养京东方第一代医疗人。”


弘毅而致远,开创医疗新篇章


许朔虽已头发花白,却依旧才思敏捷,尤其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且许朔非常关注尖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许朔提到“京东方提出软硬融合、应用整合和服务化转型的事业战略,整合显示事业和智慧系统事业已有的五大优势技术:半导体、显示、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将这些技术与临床有机结合,是京东方进入医疗领域的重要切入点。比如说京东方的透明冰箱,只需要在界面上略有调整,就可以成为医务冰箱。在病房经常有忘记发药、发错药的情况出现,这款冰箱可以提示病人的用药需求、药品信息等。这正是医院现在非常需要的。”


而当下京东方健康医疗正在推进一个重要项目即机器人医生。这个项目其实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用机器人为患者看病诊断,当前京东方正和该领域全球顶尖开发者IBM合作推进。而许朔正是项目负责人。我们相信未来颠覆医疗就在当下开始。


谈到对京东方健康医疗的期望,许朔语重心长的说:“任重道远,保持自信,更重要的是认识到道路的艰难。 我很喜欢一句古圣先贤说的话‘学道容易见道难,见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证道难。’大家一起共勉吧。”


后记


采访中,我们感到,许朔内心的谦逊与平静,正像他爱喝的普洱茶一样沁人心扉。许朔说:“做人要知足,要感恩,要心态平和。我很感谢工作了30多年的中日友好医院,我全部的锻炼成长都在那里。对于在医师协会工作的6年,以及现在在京东方,让我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对于这些我都感恩在心”。


另一面,我们也深深感谢到许朔内心对于医疗事业的灼热,他依旧创新求变,依旧才思活跃,同时也非常务实,注重风险管控。


正如古语所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健康医疗事业作为京东方新事业,正需要大量许朔这样执着于医疗事业,脚踏实地忘我投入的学者专家,我们也坚信,京东方健康医疗事业定会开创医疗新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BOE健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ryyQE89gNk5D19Fw0ibNM4F5icm5AGWQlfVWwNO1C0aa5jfP8LSFb8ZCMZRt9oh2OTVnkKerpFFjefxDPVmLH5g/?wx_fmt=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