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2018-03-21 14:54:00)
标签:

血常规化验单

健康

血液

家长经常有疑惑“为什么每次带宝宝去医院看发热,医生老是让我们化验血常规?”“几天不好,为什么又让我们复查血常规?”“我看化验单没有异常符号,为什么医生让我们吃抗生素?”“健康体检时,化验单上上下下的箭头那么多,医生为什么说没事?”……对于血常规上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家长眼里就像天书一般,总是很让人头疼。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您如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血常规化验单时,做到心中有底。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二、血红蛋白 (HGB):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能够反映人体是否贫血。



1. 各个年龄段正常值:


当海拔为0时

出生10天内:  Hgb≥145g/L

1个月~4个月: Hgb≥90g/L

4个月~6个月:Hgb≥100g/L

6个月~6岁:  Hgb≥110g/L

6岁~14岁:   Hgb≥120g/L


家长需要记住在宝宝6个月以后,血红蛋白要大于110g/L;上学后就同成人标准,大于120g/L。


2.贫血标准:


贫血的程度分为四度,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以上)可以考虑食补,中度以下(血红蛋白90以下)的贫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



轻度:  Hgb  ≥90 g/L;

中度:  Hgb  60~90 g/L;

重度:  Hgb  30~60 g/L;

极重度:Hgb  <30 g/L以下


3. 几种特殊情况:


※生理性贫血:宝宝出生后,从母体得到的铁储存逐渐减少,加之婴儿生长迅速,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期”。这种贫血不是因为造血物质不足,也不是因为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而是小儿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生理性贫血的经过呈自限性,一般不需治疗,3个月以后由于贫血本身对造血的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贫血逐渐恢复。随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到6个月时,血红蛋白会增加至110g/L以上。如果血红蛋白下降至小于70g/L或合并其它疾病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血红蛋白假性增高:当患儿频繁呕吐、大量稀水便、或高热大汗出现严重脱水时,或处在高原或长期缺氧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会假性增高,不代表没有贫血。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三、血小板(PLT):血小板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



1.各个年龄段正常值


出生后6个月血小板计数即与成人相同,100~300×10^9/L。


2.血小板异常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PLT低于70×10^9/L时应当引起注意。


※血小板异常增多,尤其是>600×10^9/L,血液容易凝固、有形成血栓的风险。


3.几种特殊情况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脱水,外伤,运动后,血小板多在500×10 9/L以下。一般不用处理,经治疗原发病后,症状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 取血困难:会导致血小板异常。必要时取静脉血复查,看血小板真实情况。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四.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大部分血常规化验单中还包括CRP,这个指标被认为是急性炎症反应快速、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1.CRP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顶峰。升高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病变好转又迅速降至正常。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初筛检查。


2.CRP正常参考值为0?10mg/L。每个医院仪器、试剂不同,可能会有0-8/0-12之类的区别,按照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看就可以了。

手把手教家长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下)


通常情况下,CRP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增高。

 

血常规的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解读血常规报告单应该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宝宝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其他的实验室指标,绝不可孤立的看某个指标高了或低了就100%断定是哪种类型的感染或异常。所以家长拿到血常规化验单后,还是建议请教儿科医师。由医生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对症下药,进而使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