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捂秋冻”,秋天怎么“冻”

(2017-10-10 09:49:29)

导读: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一过,气温骤降,又到了“秋冻”的时候。这个秋天该怎么“冻”呢?


“春捂秋冻”,秋天怎么“冻”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是指到农历的二月和八月,由于几天之内甚至一天之内的早晚温度相差很大,导致大家在穿衣方面无所适从的现象,有的人依然是短袖短裙,有的宝宝恨不得穿上了“三保暖”。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春捂”就是指在春季不要因天气变暖就随便脱掉棉袄,而“秋冻”是指不要天气刚刚变冷就穿的很多。今天咱们就唠唠“秋天怎么冻”。


秋天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通过适当的“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怕宝宝冻着,认为宝宝小,身体娇嫩,抗寒能力低,冻着爱生病,而不注意增加宝宝的耐寒能力。其实捂得越多,越爱着凉生病。


老话说的好“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中医认为,小儿是阳气偏旺之体,过暖会助长阳气而消耗阴液。宝宝穿着的厚薄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在一定范围内少穿比多穿好。


当然凡事都有度,如果到深秋或气温骤降时,仍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秋冬季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与衣物穿着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那,该如果掌握这个度呢?

 


注意天气变化:


爸妈要根据温度变化,灵活掌握宝宝穿衣情况。


◆温度在20C以上时,可适当减少穿衣。


◆昼夜温差大于10℃时,至少备一件衣服及时增减。


◆当户外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宝宝如何穿:


如何判断衣服是否穿得合适?


◆家长尤其是老人,经常摸着宝宝的手脚或额头凉,就说衣服穿少了,这是不对的。


判断宝宝体温,要摸宝宝前胸或后背。


宝宝皮肤是温暖干燥的——说明穿得合适;

宝宝皮肤是潮热——说明穿得太多了;

宝宝皮肤是湿冷——说明穿得太多了(出汗后被周围冷的环境同化);

宝宝皮肤是干冷——说明的确穿少了。


不要以老人的穿衣标准要求儿童:老人新陈代谢慢,是需要多穿些衣服。但儿童新陈代谢快,1岁以上的宝宝经常跑跑跳跳,容易出汗,穿衣不宜过多过厚。所以,基本上儿童穿衣情况和成人保持一致即可。小婴儿可适当比成人多穿一件单衣。


每个人都不一样:


“秋冻”应因人而异。


体质较虚弱,如有先天性疾病、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哮喘等宝宝,他们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尤其是早晚温差大时容易感冒,所以不可以盲目实施秋冻训练。


哪些部位不能“冻”:


◆头:头部汗腺分布最密集,稍微有些出汗,都会集中在头部。出汗时毛孔张开,很易受风寒。


◆肚脐:着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影响食物吸收消化;可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脚: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脚底着凉容易引发感冒。尤其很多宝宝喜欢光脚在地板上跑,家长要给宝宝穿上小棉袜,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


多到户外活动:


天气晴好时要多到户外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呼吸系统与新陈代谢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


秋季是锻炼孩宝宝体质、增强其御寒能力的好时机。健康的宝宝进行适当的秋冻,能较好地适应气温由暖变凉,帮助孩子迎接寒冷的冬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