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功怀孕加油!医食同步调理多囊综合征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满常见的荷尔蒙问题,发生率占妇女生育年龄的6%,是一种发生率很高的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并不明确,已知与体质、遗传基因有关,有一些典型的症状会出现。
在女性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后,可以观察到,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月经不规律,身体上的毛发会中央性增加,但头发比较少,严重者甚至会秃头,脸上也可能有短短的小胡子。由于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会分泌男性荷尔蒙,因此患者会表现出男性的外表性征。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在超音波检查下,会发现两边卵巢长出许多小囊(内含有卵子),这些小囊大小约2?8mm,每边卵巢约有10个以上的小囊,并出现锁炼状的多囊症状,就能确诊为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有部分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与糖尿病有关,患者中约有百分之三十会合并有糖尿病(扣除先天性糖尿病),或年轻时曾有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经验的人,年老之后容易有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也是代谢功能异常的状况之一,有些年轻患者,可能已有血糖代谢功能不健全的倾向出现。
正常卵巢要排卵时,会有一群滤泡(大约10个)慢慢成熟,最好的那个滤泡排出卵子。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则会有许多小小的滤泡但不会成熟,最后也没有卵子排出,黄体素不够让子宫内膜增厚,小滤泡反而会分泌出男性激素,因此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没有黄体素、内膜无法增厚,也就不会有正常的月经,偏偏分泌的男性激素又影响身体的性征,像是多毛的表现。
正因为患者的排卵异常,出现偶尔久久排一次、月经很久没有来,或是经血很少、经期很乱等,较严重者,可能三个月至半年都没有经期,这时子宫缺少荷尔蒙的刺激,可能会有萎缩的现象。卵子排得少又不固定,加上子宫的环境不佳,因此,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也是不易怀孕的原因之一。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因为是体质的问题,很难有具体的预防方法。治疗方式以口服的避孕药为主,持续给予雌激素和黄体素,让体内的雌激素和黄体素稳定下来,能让经期慢慢规律;若想要怀孕的话,就服用口服排卵药刺激排卵。
一般来说,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不需要开刀,只要口服和注射的药物治疗即可。通常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因排卵排得少,最大的问题是不容易怀孕,如果怀孕后才发现有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情形,唯有小滤泡会分泌男性素,黄体素不足,容易有早期流产的问题,必须在怀孕初期多加观察且休息,必要时医师会开立黄体素补充,但不会特别给予药物治疗。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治疗方式相较其他不孕症容易,主要方式是给排卵药刺激,让卵子成熟后再诱发排卵即可。排出来的卵子质量仍优,并不会受影响,最麻烦之处是卵子排不出来。
有些女性使用口服排卵药的状况不理想,就必须打排卵针刺激。排卵药较不会有强烈的副作用,但打排卵针后,就容易有不舒服的状况。有些女性打了排卵针后,反而变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同时很多滤泡都变大,整个卵巢肿起来,有时候会肿到9?10公分,产生腹胀、有点喘等不舒服感觉,或是有卵巢水肿的情形发生。
基本上中医对于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认知跟西医不会有太大的落差,会以荷尔蒙里面的雄性激素过高,或是肥胖、月经紊乱等症状当成诊断标准。
西医的治疗方法是以增加女性荷尔蒙来重建患者体内的荷尔蒙,中医则是以调理经期为主,会从行经期、排卵前、排卵时和排卵后分四个阶段,依照体质做不同程度的调理。女性在排卵前属“阴”的调养范围,排卵后则属于“阳”,排卵前后是一个由阴转阳的过程。
1.行经期─活血化瘀
回归到中医的药材部分,月经期间补充活血化瘀的药材,如:桃仁、红花、当归和川芎,属于活血补血的药材。
2.排卵前─助阴转化
排卵前加强补气,会给予红枣、枸杞、黄耆等补气的药材。
3.排卵时─由阴转阳
待卵子快要成熟、即将排卵,就是要破卵的时机,中医会用杜仲等药帮助破卵。
4.排卵后─加强滋补
破卵之后,会依照是否想要怀孕调整药材。如果想要怀孕,医师会给一些增生子宫内膜的药材,大多为补阳,例如:杜仲、牛膝和续断,若是食物,可以多吃些海参。
对中医来说,饮食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中医师会建议患者在食疗部分一起搭配。月经期间、破血的时候,多吃红糖、姜和红黑枣;排卵前补气可吃豆腐、茯苓、山药和莲子等,健脾补气的食物;破卵时则可吃一些较有荷尔蒙的食物,例如:蜂王乳、蜂胶或海鲜类;到了排卵后期,建议吃羊肉、鳝鱼等较滋补的食物。
由于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是属于慢性、代谢的疾病,必须有耐心地调理,除了吃药之外,也可以在作息和饮食上下功夫,例如:早睡早起、减肥等,像是按摩小腿上的三阴交穴道,或是以艾条温灸肚脐,增加肝肾的温暖和活力,也是不错的方法,若要促进排卵,有时中医师也会给予荷尔蒙较强的药材,例如:紫河车、菟丝子等。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为体质的一种,当好不容易调整成规律经期且其他症状也都慢慢好转,就表示荷尔蒙渐趋正常,但如果熬夜、压力、疲惫和饮食不正常,就可能打乱内分泌,一切前功尽弃,又要重新调理,因此提醒想怀孕的女性,务必维持好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