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跪了!原来古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北京开始进入了高温模式,这么热的天在家吹吹空调别提多舒服了!话说小伙伴们有木有想过,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古人们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
这几天大帝都进入高温模式
这鬼天气根本不能出门
太阳毒到仿佛要把人晒化了的
终极超级烧烤模式阶段
对于怕热的同学们来说
空调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了
有了它,舒舒服服在沙发上一躺
真的是哪里都不想去了
有时候想想都替古代人心疼
没有空调的先民们
这大夏天要怎么才能熬过来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啊
小编纵翻古籍才弄明白
话说古代的避暑纳凉方式
简直就是一项神奇的脑洞艺术
更是一部用来彰显身份的奢华史!
葛优瘫
话说躺着不动可能是最简单的纳凉方式了,白居易白老大都说了,在家躺着不动最凉。白老大有一句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说的就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没什么好说的,一般人都会采取这个方法纳凉的。
超级大扇子
再说这个话题之前呢,小编先说一下啊,这个“扇子”可不是普通人手里拿的折扇。扇子作为古代最常用的消暑工具,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看起来这玩意很普通,但古代人就是能在普通之事上玩出花来,也就是传说中的超级扇子!
据说,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大神土豪,他把7个3.33米的圆轮连在一起,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直径六米半,4人高的大扇子你害不害怕?据说这个扇子舞起来整个屋子呼呼生风,客人们都冷得问土豪借大棉被。
一般这种扇子制作起来费时费劲,而且还得有足够的空间来用,所以这些扇子都是土豪才用得起的,一般小门小户的就坐着不动消暑就好了……
深井空调法
古代人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在炎热的某一天,打造出了类似空调房一样的地方,称为凉室。做法也很简单,只要在房间里挖口深井,再盖一个带露眼的井盖,这样井中的冷气就能帮助房间降温,“空调房”就这样形成了。是不是感觉很惊讶?
而最装逼的空调房,则要算唐朝的含凉殿了,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宫殿了。构造结构大体如下,差不多是长这个样子的:
根据书上记载,这个宫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巨型水车制造人工降雨或者瀑布效果,外围用大型水力摇扇对水帘扇风,向内制造冷气。这得多大的脑洞,才能想到如此穷奢极欲的中央空调降温法?
无敌大冰块
当然,最奢华的夏天消暑方法要数用冰块消暑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古时候没有冰箱,冰块只能自然产生,也就是冬天天寒地冻水结冰时才能有冰块,所以古人会把冬天的冰块储藏起来夏天用。
自周朝开始,王室贵族就有用冰窖来贮藏冰块的习惯。在冬季从冻结的湖面上取冰,然后运到七八米深的地下深埋,等到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取用。
根据《周礼》记载,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进行储存。
看到这我想你就知道了,冰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
除了上面的方法,古人还有硝石制冰的方法。古人是十分聪明的,他们发明了硝石制冰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当时硝石是用来点燃烽火台的战略物质,而且开采不易,所以在当时用硝石制冰只能是有钱人和达官显贵。
不过在宋朝之后,明清时期,制冰业就开始慢慢发达起来了。工匠们发现当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有了这种技术,就大大促进了古代制冷市场的繁荣,并且带动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冷饮行业。当时大明湖畔成为制冰业和冷饮业发展比较早、比较成熟的地方,没错,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大明湖,没准还珠格格的一切姻缘可能起源于一杯冷饮……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北京的高温模式开始了,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千万不要中暑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