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备课(共12课时)
(2012-02-29 10:56: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13-14页,第1、3、4、6、7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十几减9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2.让学生练习十几减9,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进行算法的择优。
3.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作业本。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9的计算题你已经会做了哪些?
生:“11-9,12-9,……”
抽两题学生说说算法。14-9
师:你算出来是几,怎么想的?
二、巩固练习:
1、看加法算减法P13
9+4=
9+6=
3+9=
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编出这样的算式吗?
2、算一算P14 T6
11-9=
14-9=
18-9=
3、“开火车”P13
师:学了这么多知识,小朋友们都变聪明了。你的智慧有多少,力气就有多大,看谁能把这个火车开动起来起来。
10 |
14 |
13 |
17 |
19 |
12 |
15 |
18 |
16 |
11 |
-9 |
4、游戏:帮小鸽子送信(书P13
三、深化练习
1、师:小朋友们这么厉害,看谁需要我们的帮忙啊。(课件演示)
①师: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②独立解决,列算式
③交流,说想法
④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2、出示P14 T6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十几减9练习二(1)
学生编的口算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13-14页,第2、5、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练习十几减9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并能熟练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作业本。
教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1)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2)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
15-6=9
二、应用练习
1、先说得数,再写算式:P14 T5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要求: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
①学生独立写
②小组讨论,怎样有顺序写
③汇报
④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四、板书设计:
◎◎◎◎ ◎◎◎
◎◎◎◎◎ ◎◎◎
9+6=15
15-6=9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15 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和多角度思考的思维习惯。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切实掌握“想加做减”)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
星期天小黄猫和小花猫从市场早买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
小朋友,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课件随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a、黑金鱼有5条,花金鱼有8条,一共有几条金鱼?
b、一共有13条金鱼,其中花金鱼有8条,黑金鱼有几条?
c、一共有13条金鱼,其中黑金鱼有5条,花金鱼有几条?
④根据汇报,板书问题:
⑴一共几条金鱼?
⑵黑金鱼有几条?
⑶花金鱼有几条?
二、自主探究
1、尝试解决
针对问题提问: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⑴5+8=13(条)怎么算的?
⑵13-8
⑶13-5
2、探索算法
①生独立思考13-8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②小组内同学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同学想的方法最多?
3、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a、10-8=2
b、8+5=13
c、13-3=10
d、13分成10和3,3-8差5个,10-5=5。
大家讨论得真不错,想到了这么多好方法。那13-5你又是怎么算的?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除了以上4种方法外,还有学生可能这样想:
13-5=8
4、优化算法
比较: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5、小结:同学们用以上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答案,在计算时,我们一般选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或破+法,要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应用练习(课件)
1、算一算,有发现。
分组出示以下题目。
①
②
8+□=11
11-3=□
学生做完后,师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我会解决问题
P16
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做完后问: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
你能给今天学的知识取个名字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13-8=5
1:
2:
3:
4:
5: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16-1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与数学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看谁都能算对P6 T4
1、练习三T6 (找朋友)
2、数学游戏
3、练习三T5(增加1道找不得相对应得数的算式)
4、练习三T7(两步计算)(要求看清符号,认真计算)
14-7+5=
11+4-8=
17-8-7=
三、综合练习
小红有13元钱,小明有15元钱,他们俩到肯德基去吃东西,请看肯德基的食品价目表:
汉堡:9元
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5-9
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汇报
选择
小结:十几减几的方法很多,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计算时不但要选择你比较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而且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对又算得快。
四、课堂小结: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学生可能编的口算题
13-9
15-9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18练习三T8-11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
2、初步感知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十几减几的算理,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一、基本练习
1、卡片口算
选择其中的两题说说想的过程
二、变式练习
1、我来试一试
3、练习三T10(填>、<或=)
4、先填空,再比较。(比较后提醒学生“→”“=”的区别)
12——→□——→□——→□——→□——→ 5
三、综合练习
1、看图列式
☆☆☆☆ ★★★
☆☆☆☆ ★★
□○□=□
□○□=□
□○□=□
□○□=□
2、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P17 T8
⑴学生独立连一连。
⑵指名校对。
3、解决问题:
⑴练习三T11
①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信息?
12只小鸡表示什么?
②列式:12-5=7(只)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一年级下册P18练习三T12-13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4-8 12-5 13-6 13-8 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
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
2、计时计算比赛 (P18 T12)
二、解决问题:
1、出示表格
|
球拍 |
牛奶 |
蜡笔 |
原来有 |
15副 |
12瓶 |
14枝 |
卖出 |
8副 |
9瓶 |
6枝 |
还剩 |
( |
( |
( |
|
总人数 |
男生 |
女生 |
第一小组 |
13人 |
7人 |
( |
第二小组 |
(
|
8人 |
8人 |
第三小组 |
16人 |
(
|
9人 |
2、出示小猴图P18
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5+8=13 7+6=13
13-5=8 13-7=6
13-8=5 13-6=7
三、拓展练习:
1、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写一写下面的算式吗?(每人选一组写一写)
13―□=□
这些算些有什么特点?
它们有什么规律?(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并让其知道哪一组是写不完的,哪些是写得完的)
2、猜猜我是谁?
我比15小6,我是(
8比我小5,我是(
我加上7得16,我是(
18减去我,还是我,我是(
你能出这样的题目,让其他同学去猜猜吗?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5+8=13 7+6=13
13-5=8 13-7=6
13-8=5 13-6=7
第8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19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柳树醒了》
(师指着一处问)师:这边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走近看一看。(放大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3个同学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
(学生说,老师板书)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条信息,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列出算式。
师:这幅图里还有些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生:丢手绢、踢足球
师:好,选一个你喜欢的游戏,提个问题,然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写在本子上,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
学生反馈交流。
揭题: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能够根据活动的信息提出问题,还把他给解决了,真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问题,我们先要干什么?再做什么?
生: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三、应用练习:
1、师:生活中的问题你能解决了,那动物园的问题解决你会解决吗?,出示:p20做一做
(1)树上有几只小鸟?
(2)跑了几只小鹿?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2、完成P21:T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四、知识应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问题,而且做得又对又快。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的教室里就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你能发现吗?和同桌说一说。(师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
如:两个组的人数、卡片的字数等。
五、全课总结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七、板书设计:
数学信息
13-6=7(人)
8+6=14(人)
16-9=5(人)
第9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21—P2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逐步达到熟练。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构建学习材料: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1T3
11-2=
9+7=
14-8=
12-9=
(1分钟后停。学生在计算的 时候老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汇报做了几道?
师:你们能不能编一个数学问题?(若学生只说一共有几道题,老师则引导:如果只有这么一个问题,其他什么也没有,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谁能把问题说完整?)
如一共有12道题,已经做了5道,还有几道没做?
师:你看,在这个问题里,先告诉你几条信息?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12-5=7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这个问题编的非常成功,根据信息(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信息提问),谁还能编?
生可能:
生:一共有12道题,没做的有7道,已经做了几道?
生:已经做了5道,还有7道没做,一共要做几道?
生:没做的比做好的多几道?
师:选一个问题,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2、问题反馈
师:小朋友们真行!不但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而且还都解决了,老师实在佩服你们,下面就把你刚才做的口算情况也编一个问题,考考你的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说。
3、构建学习材料,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一次口算比赛,我们就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观察一下教室里的事物,或者根据班级的情况,编个数学问题。每个小朋友先想一想。(停顿半分钟)谁编出一个问题来了?并说说怎么解决。
生:第一组有5个男生,5个女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
二、计算练习:
1、找朋友(P22:T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2、比较大小(P22:T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出示P21:T2
你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解决,列式计算。
2、出示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3、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 4+9=13
13-9=4
四、全课总结: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第10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2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进行多纬度的观察找出规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加强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
2、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并总结规律,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体认识。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能创造性地重新进行排列。
教学具:课件、4×4的方格纸、不完整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
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这节课我们一起将它们进行整理,有没有信心完成?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出示口算练习卡,要求口算得数。
11-9
11-8
2、课件出示一个4×4的方格。
11-9 |
|
|
|
|
|
|
|
|
|
|
|
|
|
|
|
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现在我们要把刚才的那些算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放到这张表格里。如果将11-9这个算式排到第一行、第一列,(老师示范排11-9)那么其他算式可以怎样排放呢?分小组进行讨论,尝试着进行排列,对排列的结果在4×4的方格纸上进行记录。
3、组织汇报各个小组的整理结果。并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把自己的小组的方格纸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出来)
可以出现的情况有:
①我们是这样排的。
11-9
12-9
13-9
14-9
我们是看减数的,把减9的排在第一列,减8的排在第二列,减7的排在第三列,从上往下看它们的差从小到大排列……
②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
11-8
11-7
我们是看被减数和减数的,竖着看一列列的被减数是一样的,横着看一排排的减数也是一样的……
③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
11-8
11-7
12-7
13-7
我们是看差的,差相同的排一行……
还有可能出现其它情况。
4、收集反馈意见。
及时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排列。
5、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大表格,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第①种发现的排列规律继续写下剩余的算式,将20以内退位减法表填写完整。
11-9 |
11-8 |
11-7 |
11-6 |
11-5 |
11-4 |
11-3 |
11-2 |
12-9 |
12-8 |
12-7 |
12-6 |
12-5 |
12-4 |
12-3 |
|
13-9 |
13-8 |
13-7 |
13-6 |
13-5 |
13—4 |
|
|
14-9 |
14-8 |
14-7 |
14-6 |
14-5 |
|
||
15-9 |
15-8 |
15-7 |
15-6 |
|
|||
16-9 |
16-8 |
16-7 |
|
||||
17-9 |
17-8 |
|
|||||
18-9 |
|
6、完整概括减法表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呈现以下三种规律)
横着看发现什么?
竖着看发现什么?
斜着看发现什么?
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面概括减法表的规律。
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它们在减法表的什么位置?
2、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都能说出来吗?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3、抢答。师随便指着一道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四、综合练习:
1、口算(开火车)。
2 +(
3 +(
4 +(
2、看不见的数字。
小明把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放在一起,可是有的数字被遮住了,你知道被遮住的数字都是几吗?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来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11-9 |
11-8 |
11-7 |
11-6 |
11-5 |
11-4 |
11-3 |
11-2 |
12-9 |
12-8 |
12-7 |
12-6 |
12-5 |
12-4 |
12-3 |
|
13-9 |
13-8 |
13-7 |
13-6 |
13-5 |
13—4 |
|
|
14-9 |
14-8 |
14-7 |
14-6 |
14-5 |
|
||
15-9 |
15-8 |
15-7 |
15-6 |
|
|||
16-9 |
16-8 |
16-7 |
|
||||
17-9 |
17-8 |
|
|||||
18-9 |
|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P25 T18―P26 T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继续巩固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强化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使其更加熟练,进一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在相互的合作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基本练习:
1、口算P24 T3
9+8=
16-9=
3+8=
全班齐练,开火车订正)
2、独立完成P25:5
3+8=
11-3=
11-8=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用数学:
1、看图列式计算: P24:2
2、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4、出示p25:7
说出表格中反映的信息,并引导根据表格的意义进行解答。
交流点评,明确计算的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P25 T8―P26 T11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6-9 6+8 13-6 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P25 T8
17-8-3 9+4-6 11-6+7
5+9-8 5+4+6 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并说一说某些题目是怎样计算的?每一个步骤的结果是多少?集体订正)
3、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 12-6 13-7 14-9
(2)12-7 13-8 11-6 15-9
二、用数学
1、出示第九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
2、出示第P26:11主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三、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