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镇江王爷(杨四将军)庙
| 分类: 美丽秦安 |
秦安镇江王爷(杨四将军)庙
文/陇上一民
镇江王爷,在秦安又称杨四将军,是水界神将,封建时代(据说是清乾隆年间)被“敕封翻江倒海镇江王爷 ”。据说镇江王爷是两汉更替时代的人物,原为放羊娃,刘秀落难时,遇到追兵赶杀,大江阻遏而不得度,危难之际,正好遇到一个年仅12岁的放羊娃,放羊娃看仓皇逃难的刘秀说道:“这又何难?”说完,羊鞭一挥下去,大江断流,中间开了一条路,刘秀骑马从路中走过,追兵追到时,大江又恢复原样。刘秀得了天下,做了皇帝,自然不会忘记这位挥鞭截流的恩人,于是寻找当年救过他的放羊娃,可是,再也没有找到过这个恩公,最后,依记忆中的模样就为其建立庙宇,因其挥鞭截江流的神勇,被封为水界神将。因为,其救皇帝时乃一放羊的孩童,因此,其千百年来的造相经常是无须孩童,塑像还要比一般的神相略小。
http://s14/bmiddle/9b9b07c6gx6DpZyybZH4d&690
秦安镇江王爷,是秦安的九大方神之一,排名第四,因此,又被称为杨四将军或杨四爷。杨四将军素来以感应而著称于秦。其庙宇现有两处,一处在杨家坪,另一处在县城东北板叉沟镇江王爷行宫。
http://s11/mw690/9b9b07c6gx6DpZCN4MOda&690
镇江王爷庙建庙时间非常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天元代,凤山泰山庙碑林,现存有《重修镇江王庙碑》[1],字迹模糊不清。高72.5厘米,宽65.5厘米,元代立。其先在县大城学巷山陕会馆处,上世纪90年代由文化馆长马文林率民移至碑林。据邑人康熙德先生考证此碑应为“重议庙会条规碑记”,非“重修镇江王庙碑”。山陕会馆,乃商贸者聚会之所,奉祀江渎之神合乎情理。传闻镇江王庙内有塑像。抄碑文可识者如下:
秦邑囗有镇江王【会首事例】不举久矣!今
http://s11/mw690/9b9b07c6gx6DpZG2uIqea&690
通过“重议庙会条规碑记”所处地点及碑文显示,我们初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镇江王爷庙在元代时地处县城大城学巷山陕会馆处,极有可能在山陕会馆内;第二,镇江王爷庙庙会的举办及庙宇建设资金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商人及本地百姓;第三,镇江王爷不仅是水界的统领,而且也是重要的商业神,估计能保在外经商之人的平安与财路的畅通吧!不然,一个西北之地的秦安,重修镇江王爷庙时,怎么会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商人捐资?第四,碑文内容侧面说明在蒙元时代,秦安县的商贸活动已经很兴盛了。第五,镇江王爷的北坛庙会在元代重兴,那么,其庙会初兴年代及镇江王爷庙创建又在什么时代呢?这留给我们继续深思。第六,除了镇江王爷外,秦安还有许多不同时代的古寺古庙,代代香火绵延,也许是神灵护佑着这个神奇的地域,也正因为如此,一代代有秦安人,总会珍藏着心中对神灵最虔诚的信仰。
http://s2/mw690/9b9b07c6gx6DpZIs52ha1&690
http://s11/mw690/9b9b07c6gx6DpZQImIq1a&690
http://s15/mw690/9b9b07c6gx6DpZQUGqqae&690
http://s11/mw690/9b9b07c6gx6DpZRgVGq1a&690
http://s4/mw690/9b9b07c6gx6DpZRuFl943&690
板叉沟镇江王爷庙(行宫)为近年来修建,地处东山根板叉沟(朝阳沟)南边的山麓上(北临板叉沟),南临天隆公路,与秦安八景七星台毗邻,现为凤山名胜、道教胜地。现在的规模恢宏,建筑有两座院落,一个七星桥,一栋演员居住的宿舍楼,一座舞台(地处板叉沟)。上院中主祀神灵镇江王爷,下院是义薄云天关帝庙。两座院落之间由七星桥相连,下院沟底就是行宫的舞台。整个庙宇依山而建,建筑群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据庙中功德薄看,镇江王爷庙原为县城北坛庙,其庙会为北坛庙会。镇江王爷庙离县城仅有两三百米,顺着通往刘坪乡的公路(天隆公路)而上,就能看到镇江王爷庙,让人总有一种进去看看的冲动。http://s3/mw690/9b9b07c6gx6DpZRJI9cf2&690
镇江王爷的传说与其造像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领域。基督教《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
自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金人占领秦安,以秦寨为秦安城开始,秦安县已经有871年稳定县治历史,因此,在城市建筑方面,留下了大量元代的建筑物,比如兴国寺、凤山五台观均为元代建筑,从镇江王爷庙碑推测,镇江王爷庙也是至少有着800年历史的古庙,其庙址虽有变化,庙貌亦是屡修屡建,然而,镇江王爷却顽强地被秦安人一代代地供奉着,正如庙中香炉上所书“香火万年”来形容。从秦安的这些元代建筑看,秦安县城自元代时已经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城市,可以确定她的繁荣必然不是偶然出现的,与当地历史文化的沉淀不无关系,秦安古称成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长达八千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伏羲女娲文化、成纪略阳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北朝佛教文化、汉唐成纪李氏、略阳盛族文化、明清士人文化。秦安,古称成纪,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自先秦时置成纪县、西汉时为凉州刺史部治地以来,一直为郡、州、道、府、县治所在地,素有“羲里娲乡”、“成纪故地”的美誉。因为有历史的孕育,有大圣人伏羲女娲的护佑,秦安自古以来“贤人君子之生,代不绝人”,秦安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最丰产的历史文化名县。伏羲、女娲于古成纪诞生,秦人在这片土地上崛起,成纪李氏从这里走向天下,并世代以成纪为郡望。飞将军李广,前秦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明朝山东巡抚、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祖籍或出生地都在秦安。故而明清以来,又有“陇上小邹鲁”之美称。秦安为古“丝绸之路”要冲,三国街亭古战场就在县内陇城略阳川一带。当我们漫步秦安一个个古宫观、古寺庙时,总能沉浸在秦安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感受着这块厚重而瑰丽的地域之美!
2013/10/14
[1] 《秦安县志》(下)993页记载:“重修镇江王庙碑。字迹模糊不清。高72.5厘米,宽65.5厘米。元代立。现嵌于泰山庙内。”
http://s12/mw690/9b9b07c6gx6Dq05VChJ6b&690
附录:仙岭渔父的评论:镇江王是商业文化的象征,关于镇江王的记载可以另查阅旧志、州志等以做考证和补充。秦安历来商业发达,秦安商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塞上天涯,客旅渡江得求镇水神之佑,秦安又是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其南来北往的客商汇聚于此,旧时南城门外主饮马巷为南来客商会集之处,北城门外为北上客商会集之处,此处客栈常见货物如山,骆驼闲卧,同时,一些民间艺人在此拨弦弹唱秦安小曲,此等风情今不可复见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