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上位小米掉队 2015年手机行业洗牌开始

(2015-12-10 17:14:55)
标签:

it

科技

手机

数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同样每一个行业也有自己的榜样。而自从2011年小米搅起的国产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到现在也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若论国产手机谁是第一,相信在前两年大家随口就会说出小米,从2014年的销量数据来看,小米以六千万的销量在国产手机当中遥遥领先。而华为手机则是排名第三,甚至在联想之下,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在销售额上小米都稳压华为手机一头。

http://www.cn314.com/d/file/xinwen/acc1cd9e16593073743745054fb86fc9.jpg2015年手机行业洗牌开始" />

不过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在这一年国内手机销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手机行业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手机产业链下游的零部件生产商最先感受到行业冬天的到来。在2015年先后有东莞兆信通讯、深圳市明星企业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宣布破产、深圳中显微集团等手机零部件厂商宣布破产倒闭。紧接着,这股行业危机也波及到了手机厂商,大可乐、百分百也相继宣布停产或者倒闭。

当然,这些倒闭企业都是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差,而行业真正的巨头其实也不好过,小米陷入了增长乏力的漩涡,整体上国产手机的销量增速都开始下滑,而小米作为排头兵受冲击尤甚,其年初提及的最低销量八千万的销售目标似乎也难以达成,前三季只完成了5320万台。反观之前的落后的华为手机,前三季总销量7740万台,在今年可谓实现了弯道超车。

小米增速下滑分析

小米之所以被反超笔者认为有两层原因。首先就是受到了国内整体手机市场疲软的影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将首次降至10%以下,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始干涸。虽然小米也开始进军国外,但是笔者认为国外市场的整体销量对小米来说仍旧有些杯水车薪。小米副总裁雨果·巴拉前段时间发文称小米三季度在印度市场销售了约100万部设备。而这100万部设备当中仅还包括电源等产品。

http://www.cn314.com/d/file/xinwen/8bc6acb448ae3b028c0e666db52d14b6.jpg2015年手机行业洗牌开始" />

第二,从辩证思维来看,手机行业不景气只是小米衰弱的外因,而大家都很少剖析其中的内因。小米在2015年年初发布了一款主打高端市场的小米Note,这其实和小米性价比思想相背离,也不符合小米的消费受众,所以之后并不算成功。而米粉们所期待的小米5并未如约到来,反而是发布了一堆低端手机。当然,低端能够刺激销量,但是却摧毁了小米发烧极客的印象,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小米的信心。产品布局不合理,这是小米衰弱的一大内因。

华为或将成为国产老大

在国产手机当中,笔者认为华为始终是脑子最冷静的一个。在互联网电商手机概念兴起的时候,华为成立了荣耀系列,之后和华为手机形成了双品牌战略。华为始终坚持发展高端,虽然之前的Mate 系列都是不温不火,但是在Mate 7这一代华为的坚持终于有了效果,Mate 7可以说让华为一战成名。

http://www.cn314.com/d/file/xinwen/187530415f1ec2452e4f74463721b552.jpg2015年手机行业洗牌开始" />

当然,相比三星和苹果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对于目前的国产手机来说确实是一个大的突破。而这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随着华为手机品牌溢价的提升,消费者购买华为手机时考虑的可不仅仅是性价比了,“面子”也占有一定的成分。所以华为手机虽然在高端上有了一些小突破,却让其低端手机大大受益,从而销量大增。

国产手机一超多强局面初步形成

国产手机现在的局面就和国际局势一般,华为开始展现出强大的控制力,而小米、魅族、奇酷这些手机厂商也紧紧跟随。当然,之后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手机市场已经从增量变为存量,要想发展就得从对手那里抢,所以笔者不排除之后的时间里这几家厂商会有掉队的情况发生。

手机行业已经成了血海,手机厂商都开始积极的布局智能硬件,尤其是小米推出了多款智能家居设备。笔者不否认随着IOT的到来,智能硬件会成为下一个增长点,但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坚持到后天的人才能感受到美好。小米,为发烧而生,但是千万别为发烧而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