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趣写科技
趣写科技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48
  • 关注人气: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以换壳为本 谈谈国产手机复古式尴尬

(2015-11-25 15:58:23)
标签:

it

科技

手机

数码

“科技以换壳为本”,这句略带戏虐的调侃最初是手机玩家针对诺基亚所发明的,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在几年前诺基亚鼎盛时期,为了最大程度的延续一款机型的热销程度,经常只换个外壳、换个概念当新机型卖,成为了手机圈的笑谈。

在当初智能手机初见端倪、功能机大行其道的时代,将诺基亚比作手机圈的半壁江山决对不过分(汪峰老师有话说),正式由于诺基亚的主导作用才使得当时大多数的功能机都玩起了“换壳”艺术。但随着苹果问世、三星崛起的影响,诺基亚那“换壳”可以被打得体无完肤,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代手机巨头的轰然倒地。

http://www.cn314.com/d/file/xinwen/1c332fd01c6ebfe7c06d98750408b60c.jpg谈谈国产手机复古式尴尬" />

当我们认为这已经成为历史的时, 现实却给了一个响亮的巴掌。随着移动科技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现在的智能手机硬件就像当年的功能机一样,功能、配饰日渐同质化,同样的SOC、同样的屏幕材质、同样的摄像头模组......将国产手机称之为硬件组装厂商或许更加合适。所以各大厂商在价格大战之余也纷纷玩起了各自的小九九。有的玩质感、有的玩情怀、有的将态度、有的掉眼泪。但无疑列外都开始在外壳方面下手,高级塑料……、文艺塑料、双面玻璃、竹子、酸枝、凯夫拉等等等等,只要后壳预备的充足,足以让一款手机每天更换新感觉。但在机身内部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还是那颗CPU、还是那个内存,还是那个摄像头,还是那种原理。没错,我们仿佛再一次回到了换壳时代。

http://www.cn314.com/d/file/xinwen/286b11bfd3cfae6c395ad48b73e5cd01.jpg谈谈国产手机复古式尴尬" />
坚果手机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窘境呢?前文中已经提到,当下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盲目的攀比硬件配置已经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那些独有的专利技术却鲜有厂家可以运用(参考三星双曲面屏、苹果3D touch等),所以大多数的国产手机发展的轨道又回到了外观上来,你看到就连“发烧级”小米都接连发布的强调质感的“小米4”和“小米note”,就知道它们有多么的无奈了。

更令国产手机尴尬的是,手机上游供应商并没有随着市场所增加,反而不断的减少,强如德州仪器也在移动端销声匿迹了,这就让各个厂家更加乃以寻求配置上的差异化。虽说华为强势打造麒麟系列处理器(华为最新的麒麟950本质上只是基于公版ARM架构设计的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小米同联芯结盟,但仅靠SoC芯片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无疑是杯水车薪,给消费者的实际体验仍存在很大的纰漏。所以只能在外观上操刀了。

反观大苹果(原谅笔者是个果粉)和三星,他们之所以相对成功就是因为在核心技术上没有被高通、联发科等所绑架,苹果A9系列处理器和iOS系统已经论证了自己有多么优秀,更是通过富可敌国的现金储备展开收购或者合作,使得短期内无法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三星更是掌握着ISOCELL影像传感器、UFS闪存、LPDDR4运存、AMOLED屏幕、14nm(现在已经10nm了)制造工艺等一大堆核心技术,况且其也一改往日拍照的弊病,S6 edge夺走了iPhone长期霸占的头把拍照交椅。

同样的即便这样三星与苹果也通过不断推出外观上更新来维持市场新鲜度,双曲面屏和玫瑰金就是显著的例子,这对于没有核心技术的国内厂商而言压力压力就更高了。背后缺乏核心技术,单纯通过外观革新难以一招克敌制胜,所以只能在技术难度、研发成本都较低的外观材质、颜色上多下心思。简单说,就是拼配置的套路玩完没招了!

智能机发展陷入停滞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了,为此不少国产手机厂商也纷纷在探索新的出路,智能家居、穿戴设备、VR技术等等都方兴未艾地逐一登台表演,但都没有触及三星苹果等国际巨头的痛点、没错,创新者永远都走在市场最前沿。硬件上点点滴滴的创新必将会为国产手机厂商带来市场尊重,单纯的外壳更迭只会增加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只有在核心技术上有所斩获,才能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任何,否则当下这样的“换壳”情怀或许仍将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