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读后感
(2017-02-10 19:26: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双语实小 |
“课堂教学应该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告诉学生该读些什么书,怎样去读”。苏霍姆林斯基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建议中反复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将受益终生。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字、词、句、篇入手,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内教学中掌握读书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我们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引用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很好的阅读课外读书,也进一步对课文内容的加深、理解。
但课外阅读的内容非常广泛,形成多种多样,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不能在课内教学中都得到解决,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不一致,因此,我们要精心组织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几本课外读物,说明阅读的目的、内容、方法。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摘读书中的精神片断,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后,组织他们针对书中的某一情节,或某一人物进行讨论,抓住学生不同的意见,引导他们争论,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每读完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要求他们用读书笔记的形式介绍书中的内容,发表对书的意见或读后感,还可以摘抄自己认为最精彩的片断、好词佳句,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想,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更好的提高素质教育!现在我们伊滨区正在推行的语文课改,就一改过去一本教材教语文的情况,将课本、《同步读本》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既抓课堂阅读,又抓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面大大拓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课改模式一定会见实效。
(常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