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分享---《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燕儿飞飞

(2015-04-23 09:32:33)
标签:

育儿

读书分享---《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之一:

     本学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阻碍沟通和改善沟通的话在88页)。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之二:

积极的“暂停”

   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可尝试积极的“暂停”,让孩子与父母共同进入“冷静期”,通过积极的“暂停”,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这样他们才能接通理性大脑),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这是一种错误的激励),不是让了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让孩子感觉好起来,这样孩子才能做的更好,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有些问题自然消失,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采用启发式问题,与孩子共同去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效运用鼓励

     鼓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它能让孩子自信,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孩子却变成了赞扬孩子。

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的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相互沟通、不断领悟,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之三:

有效的利用班会。(81页)分派班级事务。

把班级问题抛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寻找他们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如何教给孩子们真诚的道歉?”111页“班级创意T恤秀”79页“鼓励来了”35页“什么和如何”126页(体验帮助孩子们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习要比对他们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或惩罚更有效。

老师尽可能的改掉发号使令的毛病。

之四:

“冰山行为”———很多奖励和惩罚管教的方法处理都是冰山位于水面之上的部分,——你能够看到的部分,即学生的行为。这些方法试图用惩罚和奖励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正面管教既处理冰山位于水面之上的部分,又处理其位于水下的部分。心理学家鲁道夫说“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当没有归属感时,他们就会做出不良行为,当老师只处理孩子的行为时他们没有处理激发这种行为的丧失信心问题,我们将藏在表面之下的这部分称为“行为背后的信念”。

理解不良行为四种错误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看完《正面管教》,我只想和各位老师分享的是: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没有规定的未来,对于孩子来说,人生路还没有真正开始,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人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让我们自己的心态和孩子的心态平静的行走在同一条线上吧!

   我想,从现在开始逐渐改变我们的管理观念,尝试实施正面管教,这应该是一次重大的前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