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oes  Jim  like  swimming?》教学反思

(2014-10-29 06:43:28)
标签:

教学反思

               《Does  Jim  like  swimming?》教学反思

                                                    宋会阁

喜欢精细的讲课题,我总觉得每一课的课题就是这一课最重要的关键句型,是每课的主题句,主线,每一课let¹s talk  、 let¹s  learn、let¹s practise 、read都是围绕着主题句展开的,理解了课题,弄懂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就是抓住了重点,再进行本节课相关内容的学习,就像拎起一串穿好的珍珠一样简单。

   《Does  Jim  like  swimming?》,这是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四课的课题,主语是第三人称的一般现在时,一直就是英语学习的难点,怎样能让学生把这个难点学的深,学的透呢?

拿到课题之后,我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这里的does能换成do吗?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能。可是当我追我为什么时,尽管我不断鼓励,仍然没有同学举手回答,这正是我预料之中的,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培养学生课堂展示的自信和胆量。我们学校毕业走的学生,经常带他们参加活动,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他们的能力都比较强,把她们送毕业了,下一步就该重点培养现在的五六年级学生了,虽然今年的重点是六年级学生,但五年级也要循序渐进的培养这种意识。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我先让大家再好好想一想怎么说,然后弄了11个写着号码的纸条,说谁抓住1号,以后你就第一个回答老师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回答,按抓的号依次进行。号抓好后,我一看,其他的还可以,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生抓了1号,就和10号一个比较外向的男生做了沟通,把他们两个的发言顺序调换了,以便给这个女生多一点准备的时间。我先把does不能换成do的原因讲了讲,让学生开始轮流学着说,提议最好是一两句话,起初的三个同学表述的不太准确,也不完整,说因为does是第三人称,后面的同学调整了表达,说因为Jim是第三人称,所以does不能换成do,我表示赞同,就这样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大多数的回答很顺畅,并不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经过我的鼓励,大家放开了许多。

 然后我抛出第二个问题,Jim是第三人称,可是like为什么没有加s,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我简说成是单三形式?这个问题又不好说了,我就先说:因为这是一个问句,前面用了does后,后面的动词like就不需要用单三形式了。然后又让学生自己试着说,孩子们很善于浓缩,他在学说话的时候,去掉了枝叶,直说主干:因为这是一个问句,前面有does,like就不用加s了。我表示赞赏。这次,已有人想抢先说了。

 最后,我抛出了第三个问题:swimming能翻译成在游泳吗?它后加ing为什么要双写m?前一部分问题是一个新知识:like后的动词表示爱好或者经常性时,要用动词的ing形式,叫做动名词,而不叫现在分词。我让学生去猜想,回答能或不能即可,主要是通过猜想活动,引起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的重视。第二个问题,答案很简单,是我给他们总结的动词加ing的歌谣:有e去e加,没e直接加,元辅双写加。里面的第三句歌词“元辅双写加”。然后我们又一起回顾了“元辅”的详细含义:词尾是一个辅音字母,紧挨它之前只有一个元音字母,这两个字母还不能是字母组合,比如draw和play里的aw和ay。紧接着,仍然是逐人进行回答,自信已经充盈在了脸上。在这期间,我不停的阐述把一个问题讲明白的好处,不仅可以让你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更能让你更加自信和有底气,更加有气质和有胆量。

“同学们,下课了。”当下课的音乐响起,我们还有一个同学没有把答案复述完,一节课四十分钟,我只讲了一个英语句子,一个课题,但我知道,这应该是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它开启了五年级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参与课堂学习的大门,他们不再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英语初学者,他们的学习将变得更加独立,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不再是一个孤单的讲者,我会有一群合作者了。

      就像开学前我用了一个半月来培养起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一样,就像在第一课学习let¹s learn时,我们一起总结出造句的规律,以后的造句教学,学生就可以依规律独立完成一样,在这个学期以后的两个多月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都将是我工作的重点,将成为常态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