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钟楼寺
标签:
广宗钟楼寺佛教文化 |
分类: 广宗 |
广宗钟楼寺
广宗钟楼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后赵年间,即公元4世纪早期,距今已有将近1700年的历史,是广宗境内最早的两座寺院之一,相传秦朝时就已经有人在此修行。
广宗钟楼寺,位于广宗城南十三公里牛家寨村西,是一坐千年古刹,东晋大兴2年(公元319年),石勒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奉佛图澄为国师,石勒父子还分别在两个国都(襄国和邺城即河北临漳)大兴寺院供佛图澄弘法,当时“弘法之盛,莫与先矣”“授业追随者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且万人,所历州郡立佛寺百九十三所”(梁慧皎《高僧传》卷9《神异·佛图澄》)。广宗钟楼寺就是建于此时。后受战乱影响,到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得到重修。
历史上,钟楼寺曾一度辉煌,北齐隆化年间,少林寺第二任主持大智禅师和大慧禅师双双来到广宗讲法,广宗群众“欣其嘉瑞、合境顶戴”,广宗佛教达到鼎盛,钟楼寺也达到历史鼎盛时期。民国时期,受战乱影响太重,钟楼寺常住僧人只有3人,寺院也遭到严重损坏,为修建钟楼寺,麦宽法师(邱县人)以铁链穿过锁骨令人牵引四处募化,感动了所经之地的百姓,也让冀南及其周围的百姓为之感动。
新中国成立后,广宗民间和相关人士一直关注于钟楼寺的重建工作,1996年钟楼寺重建完工,后又进行了扩建,如今钟楼寺已初成规模,大雄宝殿、鼓楼等建筑已初步展现出钟楼寺古时的风采。
传说
钟楼寺因有一口大钟而闻名,据说在先秦时就有人在此修行(只是修行的不是佛教教义而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周游寻仙丹,后来听说沙丘有口大钟,敲响后九州三省四县能听到声响(也有说是五洲两省四县的),秦始皇就想这是什么大钟?于是前来观看,看到后发现确有一口大钟,但也不至于敲响后九州三省四县人能听到啊,于是始皇大怒,然后当地百姓就解释到,钟楼寺附近有大三周、郑三周和高三周三个村(和牛家寨均系广宗冯家寨乡,四个村大致由北往南一字排开,相距很近),这三个三周就是九州,所以九州能听到,又钟楼寺所在位置位于广宗、平乡、曲周、邱县四县交界处,所以四个县的百姓能听到,再广宗、平乡属直隶,曲周属河南,邱县属山东,所以三省能听到,言罢,始皇虽然怒气未消,但也不觉无理,由此钟楼寺就更享誉盛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