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氏理论是所有技术流派的根,学这一个足够了。

(2019-09-06 10:11:30)

给还在研究绝学的指个方向

  

       虽然拈天讲他都是独创的理论,在我看来和道氏理论如出一辙,没有差别,本质都是突破开仓,只是要把级别理清楚。看大家被绕得快入魔,给没搞清楚的人指个方向,道氏理论是所有技术流派的根,学这一个足够了。顶底分型、阴阳相胜是什么?是次次级别的高低点突破。为啥合并?是在次或者次次级别盘整。为何分拆?大家自己思考。

 

阴阳相生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和合,天地万物化育而生,阴阳相互作用,才有这勃勃生机的世界。
阴阳相克,表面是一种矛盾,但实际上正是阴阳和合,比如男女,比如日月,它们相互作用,才生发出一切。

 

阴阳相胜之术--神机鬼藏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动动静静,静静动动,无静则无动,无动则无静,动有动之性,静有静之性。动静交之,术相胜;动静合之,生万物。此为太初之时

 

神动则鬼静,神静则鬼动,乃阴阳相分,四时有序,春夏秋冬,元亨利贞皆有顺序。神鬼皆动,则天地不合,神鬼皆静,则天地合一

 

人和之机,在于天时、地利。天时地利为自然道,天道昏暗,则明之藏也,万民不知道,天道清朗,则晓万民自然之道。万民知道。所以知道为知道,不知道为不知道,不知道不可以为知道,知道不为知道则为误道。知道为智道。

 

阴阳不合,误导而无道,阴阳相合,知道而有道。这本身就是自然之道。

.......1440局, 1080局,720局,360局,180局,72局,36局,18局,9局,6局,3局,2局.........

道亦有道,道穷道救,道贫道济,变化无穷尽也!

 

【唐】张果注: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传》曰:自然之道,无为而无不为。动静皆得其性,静之至也。静故能立天地,生万物,自然而然也。伊尹曰:静之至,不知所以生也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传》曰:浸,微也。天地之道,体着而用微,变通莫不归于正,微之渐也。微渐故能分阴阳,成四时。至刚至顺之谓也。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传》曰:圣人变化顺阴阳之机。天地之位自然,故因自然而冥之,利自然而用之,莫不得自然之道也。

【清】悟元子刘一明注: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於此而生焉。一生天地,而天地即得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天地之道浸。浸者,浸润渐入之谓,亦自然之义。惟其浸润自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阴阳胜。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四时成序,万物生成,或变或化,无不顺之,造物者岂有心於其间哉?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阴阳相胜之术

阴极生阳

阳极生阴

否极泰来

泰极否来

相生相克

相克相生

爱极生恨

恨极生怜

怜极生悲
悲极生乐

乐极生悲

矛利破盾

盾坚御矛

矛盾相克

中庸则成

刚可克柔
柔可克刚

刚柔相济

水火相济

水火既济
盛极将衰

衰极将盛

天之大道

富极志衰

志穷才富

富不过三

此消彼长

阴阳相胜

 

 

神机鬼藏

 

在于伸展,藏在于弯曲,大丈夫处世,能屈能伸。

无欲以观其妙,观其始;有欲以观其窍,观其母。窃窍观妙而得巧妙。来无踪去无影,纵横捭阖、神鬼莫测。

行道义之事,声张正义为神机伸机;闭门思过,反思德行为归藏,归藏者心中若有鬼,说明心中有刀有鬼,必然惭愧,刀斩心鬼心魔,万有皆空,无作无为,可以重回神道以观妙。

 

两点间成一线段,线段无限伸展成两极,得无限生机;将两点间距离弯曲成圆而得无极,则可以归藏。成圆后的无极得正反两面,一面阴,一面阳,再生两仪,而后再生四象,将其缩小为点,则重回太极,无限循环往复,伸张则成神机,得神机而可以妙算,所以机在人算,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为自然之大道,无穷无尽,近观眼前得失利益、看似得到真相,实际只是沧海一粟,不足为道。所以妄想超越自然,不如超越自己的心,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可以先选择闭目养神观其妙哉,窃阴阳之变化,以待天时人和地利,养无为而待有为,又何必徒费口舌之争。

 

http://image87.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8/1923/57998203_1

 

http://image87.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8/1923/57998203_2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归太极

【唐】张果老注:

参之以气候,贯之以甲子,达之以神机,闭之以诡藏,奇谲之荡自然也。 

 

【清】悟元子刘一明注:
神之伸机,鬼之屈藏,无不尽在包容之中。所谓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也。

静道者,无名天地之始;

神器者,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所谓无欲以观其妙者,即观其始也;

有欲以观其窍者,即观其母也。

非有不能成无,非观窍难以观妙。

观妙之道,万有皆空,无作无为;观窍之道,阴阳变化,有修有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