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对羞怯、疑虑

标签:
自主性怀疑感羞耻感疑虑自主意识杂谈 |
【你儿时的那些事】
http://s8/middle/9b70813dhca1a90866bc7&690
我是属虎的,我爱看大老虎。你们忙你们的吧!
从你只拉姥爷的一个小手指走路,不让牵着;从你的口头禅是“不”,总是闹出“不汗滴禾下土”的语法错误中;从你自己穿鞋,不让大人给你穿,你自己穿不上,回头喊“帮忙啊”!姥爷感受到了你不断发展中的自主意识。今天要写的东西,不是写给你的,是写给你身边的人看的。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5——3岁是个体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如果自主性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产生消极的品质——羞怯与疑虑。如果成人允许儿童独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加以表扬,就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使他获得自主感,并学习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行为限制过多,批评过多,惩罚过多,就会使儿童产生自我怀疑和羞耻之感。
当然,在教育实践中,最难把握的是“度”。自主感不能无限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怀疑感和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便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会变得特立独行。当然,恰当的比例是自主感要强于怀疑感和羞耻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到老。如果觉得这句话不科学,那么,有个公认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的更肯定:一个人在三岁之前就被决定了。
生活在文文身边的各位成年人,你们现在的作法正在决定一个可爱孩子的一生。千万慎重啊!
201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