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印象】五行塔寻迹

标签:
张掖印象大佛寺白塔万寿寺木塔湿地公园旅游 |
1.
2.
3.
古时的张掖,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之说,城里城外寺庙遍地,佛塔林立。塔的构造有土木结构、砖石结构、砖木结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等。张掖古塔中最为著名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金塔位于张掖著名的大佛殿北侧,明代以前为万寿金塔塔基,有铜质古塔一座,为亭阁式单层方形塔。明正统五年(1440年),大佛寺整修塔基时,掘出旧塑佛四尊,菩萨侍立者八尊,又有镇塔宝物数百件。于是由官府官员出面捐资兴建宝殿于塔基之上,将原有铜塔置于塔顶之上。每当霞光映照之下,塔顶便金光四射,因而称之为金塔。金塔殿于解放前被毁。
木塔屹立于有名的万寿寺内。万寿寺大约创建于北周,木塔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
6.
今日木塔,挺立于张掖城中新落成的广场西侧,经过翻新彩绘,成为城市里光彩夺目的一景。
8.
土塔坐落于大佛寺东侧,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块、土坯混造土木结构,其造型仿北京妙应寺白塔。此塔初建于明代,突出特点是在第一、第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全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为33.37米,立于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上有三层须弥座,中间须弥座周围有天王浮雕,上下两层台座上各立着四个小塔,上部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上又有一层须弥座,座四周各开五个小龛,每龛内各置一佛像,龛前各悬铜镜一面,座以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顶端置铜质宝瓶形塔刹,高约3米,四围悬36个风铃,风中常闻铃声叮当。
水塔位于张掖城北三里的白塔寺内,创建于明宣德年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塔身高约20余米,巍峨耸立,有凌云摹天之势。塔身周围皆为农田园林,每逢盛夏登塔眺望,一片绿野,风光无限。现今水塔已了无痕迹。已被国家湿地公园的美景所替代.。